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22日 星期一

在美国南极科考站遇见了中国科考站队员(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3))

薛 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22日   第 09 版)

  彼得(Peter)找上我是一场意外,用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话就是“缘分”。那天无意中看到微信群里有人说学校的本科生正在制作一部以中国留学生为主题的纪录片。他们在征集愿意参与的中国留学生,作为一个常年与科研为伴的生物学博士生,往常我不常参与这些活动。可当时,我刚就学术的文化差异跟导师进行了一场讨论。于是,我就联系了导演彼得。

  彼得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大男孩儿,带着一副眼镜,围着一条围巾,颇有导演的样子,这就是我第一眼见到他时的感受。他说很意外我会同意他来实验室录影并且参与这次拍摄,实际上我自己也颇为意外。我告诉他,因为我们中国文化中常讲“沉默是金”“默默无闻”,所以大多数中国学生都相对“安静”,然而正是这种“神秘感”导致许多美国人对中国人缺乏近距离的、全面的了解。比如说,我们谦逊有礼并不代表我们心思深沉、不求表现,所以我很乐意跟彼得分享我在美国留学的感受,并且从我个人的角度为他解读中国文化。

  2013年8月,我在美国开启攻读博士之旅。因为年龄相对较长,我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我选择的课题方向是南极生物学,希望能去世界尽头看看,到美国学习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记得来美国的第二天,我在校园里散步,由于初来乍到的羞涩,每当看到有人迎面走来,都会下意识得低下头。走了一会儿,我忽然觉得这并不对。我问自己:“我的害羞究竟是来源于陌生还是胆怯?”那时,我忽然想起前一天导师见我的时候跟我说,他印象里的中国学生都很害羞,可实际上我不是一个害羞的人。于是我尝试着面带微笑面对那些经过我的人,自信得跟他们问好。实际上,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希望经过我身边的人能从我身上感受到,中国人是友好的、自信的、有礼貌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读博士二年级时,我们实验室的美国学生跟我说:Summer(笔者的英文名字),你真的不像一个典型的中国留学生。我笑着对他们说:“不对,根本没有典型的中国留学生,每个中国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所谓典型,是大家对中国学生的误解。”

  2015年冬天,我第一次跟随导师登上了南极大陆。在那里,我见到了不少颇负盛名的科学家。在食堂里,我们聊起了中国。我向大家介绍中国的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以及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虽然我不能保证自己说得完全准确,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他们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扇窗。

  我想,如果每个中国留学生都可以把自己当作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当作传播中国文化的一扇小窗户,一座小桥梁,那么世界就会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

  2018年元月,我在美国南极科考站遇见了中国科考站的队员,见到同胞兴奋不已的我跟他们聊了许多关于跟随导师科考和在美国留学的趣闻。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座小桥梁,两种文化在这座桥梁上实现了沟通和碰撞。那种感觉很奇妙,让我感觉原来文化交流可以通过这么渺小的我来实现。

  彼得所拍纪录片结尾处引用了我的话:“用自己看到的有限的事情去轻易下结论是很武断的,即使我们都来自中国,拥有同样的文化,但我们仍然有着不同的性格。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不能是形而上的,最简单的碰撞方式就是公开的对话和沟通,这样的对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实现更有效的沟通。”

  留学是一场属于留学生自己的旅行,却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强迫自己去融入别人的文化,或者强迫别人理解自己的文化都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中国历史悠久,我希望每名中国留学生都能带着自己的文化去沟通和交流,在你了解对方文化的同时,也要告诉世界,我们的文化有多么灿烂。

  (作者简介:薛夏,美国杨百翰大学博士毕业,现就职于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

海外学子:国外看病那些事儿
在美国南极科考站遇见了中国科考站队员(征文·跨越太平洋的记忆(3))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