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13日 星期六

寄语“雪龙二”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13日   第 08 版)

  “雪龙2”号驾驶舱。

  “雪龙2”号项目过了整整10年,从构思、调研,到联合设计和自主建造,我和我的团队有幸全程参与,每个人都伴随这个国家级的大项目在成长,对我们和船东来说,就像孕育一个新生儿,毫无经验地怀胎10年,其中的迷茫、艰辛、喜悦难以用语言表达。

  “雪龙2”号的成功交付也算是告慰每一个参与方参与者、同时也借此感谢一些中途因其它工作原因离开但一直关注新船的老领导老朋友。最后还要告慰一下已逝的院士、引领我走入这一特种船型设计的导师张炳炎。

  ——“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

  我们要为新船工程部点赞!这几年他们加了多少个班,组织了多少次调研,参加了多少个会议,审了多少张图纸,经历了多少次谈判,熬了多少个夜。在建造现场,他们克服艰苦条件,日夜巡查,敏锐发现问题,积极联系整改,严格验收。他们的努力,为极地中心、为国家交出了一艘了不起的大国重器,这是整个极地宝贵的财富。期待“雪龙2”号与“雪龙”号一起“双龙探极”!

  ——“雪龙”号大管轮程皝

  “雪龙2”号作为我国自主建造的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船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现代船舶的信息化需求为牵引,采用当今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为船舶管理、极区航行、科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手段,也是“雪龙2”号作为现代化科学调查船的重要标志之一。终于盼来“雪龙2”号为我国极地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其“大国重器”作用的这一天!

  ——“雪龙2”号建设工程部信息网络负责人汪大立

  自1984年中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以来,“向阳红10”号、“极地”号、“雪龙”号,先后乘风破浪遨游在风雪南极。从开始的远洋科考船到改装国外抗冰船,到今天的国产破冰船,中国极地航行装备制造业一路砥砺前行。曾经,依托“雪龙”号完成数十次中国极地考察,打破船舶到达极区最高纬度纪录,穿越东北航道、西北航道、中央航道。

  今天,“雪龙2”号的到来,将实现“双龙探极”,中国极地考察体系更加完备。

  2015年,中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首航,4年历练使我国极地内陆航空实现零的突破,极地航空的发展为中国南极考察注入新的活力。期待未来“雪鹰”系列像“雪龙”系列一样稳步发展。中国极地考察必将为人类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和利用极地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程师程绪宇

双龙探极:极地科考中国Style
寄语“雪龙二”号
责编:张保淑 邮箱:beijing2008@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