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06日 星期六

行走双城

□ 邹世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06日   第 11 版)

  10年前在西安求学,那时古城还没有地铁,据说怕修地铁会破坏地下文物。学生党,出行主要靠公交。偌大一个城,人口比南京还多,没有地铁,公交车该挤成什么样?校园在离主城很远的长安大学城,坐得最多的车是从西安南门到长安区的311路、321路和600路,印象中那也是西安最挤的几条公交线。

  无论寒暑,南门外公交站牌下总是乌压压一片人,全是等311路的,远远来了一辆车,大家便密切关注;车近了,人群先跟随车快速跑动;待车停稳、门打开,一个电影快镜头,2分钟内,车里已经塞得密不透风,像个沙丁鱼罐头。然后车子缓慢走、站站停,每站都有一群人前门投币、后门上车——前门早已上不去了,几乎没有下车的,而车里站着的人早就挤成相片了。终于有人忍不住了,用关中话朝司机喊:“不要再上咧,你是汽车,不是火车。”车里一片窃笑声。

  司机自然是不为所动的,仍然每站停,车里的人挤得胸腔变形、呼吸都困难了。有人一边重复着“对不起,借过”,一边像个穿山甲一样一点点往车厢后部拱,人们艰难地挪动身体、无奈地给他让出一条缝。一个高个子忍无可忍,劈面一句:“你钻啥?”“穿山甲”一愣,语气里满是歉意和讨好:“您总要给我下车呀。”高个子不屑地努了努嘴:“门在前面,你钻过了。”

  我的室友娟儿是西安土著、挤公交比我伶俐得多,她告诉我上了公交要努力往后走,车厢后部两边都是双座位,中间窄过道,相对来说站的少坐的多,坐上位子的概率大大提高。有天我好容易从后门上了车已经被挤懵掉了,娟儿一边努力拨开人群往后挪一边低声训我:“别杵那儿,杵那儿没前途。”我这才从呆头鹅的状态里反应过来,忍笑攥着她的手跟着她往里钻。

  车进入郊区,道路渐渐空旷,站台等车的人也少了,司机便会提前问:“有下的没有?”意思没人下就不停了,有位仁兄热情地答:“没有,下下站有下的。”司机又问:“下一站有下的没有?”那人又答:“没有。”司机大声说:“没有(不下车的)不要吭声,下一站有下的没有?”那人也大声答:“没有,下下站有下的。”司机噤声,大概已经无语。

  后来毕业来了南京,工作了,开车了,但去不认识的地方还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再也没有见过像西安311路那么挤的公交车。地铁线路一条条地开,从最开始只有蓝色的1号线,到玫红的2号线、绿色的3号线、紫色的4号线,现在据说已经有10多条线路了。在我看来,坐地铁比坐公交舒服多了,虽然不能看街景,但地铁平稳,可以看书啊,站着也不晃;最关键的,车子够大、乘客密度小,没那么挤。

  可是这只是我一个外地人的观感,南京人还是觉得地铁挤。因为有这么一个段子流传:地铁上,一男一女因为谁推搡了谁而吵起来,女的不忿,抄起坤包猛砸向男的,结果包拉链没拉上,钱包、纸巾、口红、钥匙散落一地。男的见状叹了口气,蹲下来帮女的捡拾地上的东西。我听了第一反应是江南男子真“暖”,真够怜香惜玉,以及这情节可以作为一个爱情小说的开头。然后便觉得,这要在西安的公交上压根儿就不可能发生:就算关中糙老爷们能够为女士弯下腰来,在公交车上,人也蹲不下去;并且,首先,女士想砸人,她就抽不出包来。

  其实在我离开西安后的几年里,古城也终于有了地铁,这么说,等下次我再回大学城的时候,311路一定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挤了。

  (本版图片来自网络)

“无腿硬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纪实)
缙云的古风
致读者
大别山下
行走双城
责编:张鹏禹 邮箱:bnuzhangpengy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