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信江有幸

夏 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7月01日   第 12 版)

  信江风光
  来自网络

  要说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密切关系的,我想应该是人与水的关系了。水是生命之源,水流到哪里,人类文明就蜿蜒和生长到哪里。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只要沿着河流走,就可以回到故乡,或者找到回家的路。

  与水为邻是幸运的,我的生命从一开始就与水有着天然的缘分。十几岁前我生长在长江边上,那时就懂得这条江几乎给了我一切。后来我们家迁居到了江西上饶,我发现身边也有一条江,虽不浩瀚但却清澈。它几乎没有波浪,白云青山静静地倒影其中,这就是古称“余水”的信江。这条江的上游有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中游有灵山、龙虎这般的仙山福地,下游更有烟波浩淼的鄱阳湖。

  那么,该用怎样的一堆文字来记述一条江呢?清代的王赓言给我们留下了一首《信江词》。“凡水皆东流,此水独西走”“玉带东城南,夹岸多杨柳”“此邦人情朴,硁硁多自守”“余本牧民官,循循期善诱”。王赓言在这首180字的诗里描绘了信江两岸的迤逦风光,赞美了广信府的淳朴民风,还由衷袒露了造福一方的心愿。是啊,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江水的流淌,又有什么力量能左右人心的向背呢?我忽然想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那里的太守会因为百姓的欢乐而欢乐,而王赓言则“作此信江词,浮以太白酒”,荡气回肠。

  王赓言是山东人,乾隆年间进士。57岁时,他到当时的广信府担任知府,直至73岁离开,前后任过两次广信知府。王赓言是个有着深厚学养、心系百姓的好官。他牵头并捐出自己的俸禄重修了奎文塔——也就是今天的龙潭塔,让上饶从此有了地标,也让上饶人在心理上有了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去过信江的源头怀玉山,也去过它在鄱阳的入湖口,虽说主江干流延绵300多公里,但要了解信江光看干流是远远不够的。信江的支流有20多条,像无数血脉一样滋养了整个广信大地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源头金沙溪发源于玉山县怀玉山的平家源,向南流经金沙、冰溪、灵溪至上饶市南郊,与源出仙霞岭西麓的丰溪汇合后称信江。干流向西经铅山、弋阳、贵溪,至鹰潭转向西北,到余干县又分为东、西两支。西支为干流,称西大河,东支称东大河,最后经石口、龙口汇入鄱阳湖。这些支流都有一些不错的名字,比如丰溪、灵溪、贵溪、葛溪等等,记得有位作者在写丰溪河的文章里写到:“船儿慢悠悠地慢悠悠地,仿佛要划到丰溪河的梦境里去。”这些诗一样的文字携带了人们对母亲河的感激和对生活的祝福。

  前文说过,人类的文明都与水有关,而信江的流经之地不但播撒了文明的种子,还创造了千年的书院文化。中国书院的鼎盛时期是从这里开始的,早先的象山书院、东湖书院、三清书院、鹅湖书院、信江书院、叠山书院都在书院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个时候,朱熹、陆九渊、辛弃疾都经常行走在赣东北这块土地上。王赓言更是在任职期间重修了鹅湖书院和信江书院,恢复了旧制,使得儒学一脉在“鹅湖之会”后得以在信江流域传播光大。鹅湖书院作为教学和研究机构一直办到清代道光年间。

  江水可以承载一切输送一切,其本身也恰好可以记录一切,千百年来,它见证过两岸青山的沧海桑田和岸边人家的悲欢离合。如今,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把信江的美景图片晒出来,为之惊叹的同时也感到欣慰。这些美丽的照片所昭示的既是信江百姓之幸也是信江之幸。我们都开始懂得了,对于母亲河,它在给予了我们无尽滋养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像对待母亲一样去热爱和呵护。

随范仲淹访潇洒桐庐(行天下)
郎岱古镇酱飘香
房山葡萄美酒香
信江有幸
责编:何欣禹 邮箱:hwbrmr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