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厄立特里亚习俗(礼仪漫谈)

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29日   第 05 版)

  由中国援建的厄立特里亚科技学院一期工程项目外景。
  中国驻厄立特里亚大使馆网站

  居 所

  厄立特里亚国地处红海之滨,地貌多样,多沙漠,乡下人放牧山羊、骆驼和牛,生活环境比较艰苦,居所多为圆锥形砖瓦房或茅草屋,以毛驴为交通工具。绿洲阿骚(Assau)的阿法尔人务农,而沿海地区的人们则以捕鱼、开采食盐为业。

  首都阿斯马拉,意为“和平生活”,坐落在哈马森高原上,气候宜人,类似中国昆明。这里树木常青,四季鲜花开放,城市环境清洁,空气比较清新。阿斯马拉没有什么新式高大建筑,只在一条主干道上排列着意大利人当年留下的一些低层建筑物,由于历经战乱,显得有些破旧。市区居民住房不足,相关配套设施也有待完善。

  民 风

  厄立特里亚尽管发展滞后,但当地社会秩序良好。独立之后,政府管控有力,犯罪率低,恶性案件甚少,就连偷摸、乞讨现象也不多见,到此旅行相对安全。

  厄立特里亚居民生活简朴,心灵纯真,安分守己,政府官员也比较清廉。阿法尔人按父系传代,族群内按年龄分成若干组,由组长负责管理以及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纠纷。他们平日不唱歌、不跳舞,喜欢安静,不愿被外界人士打扰,愿保持自己封闭、执著甚至是清贫的生存状态。

  当地盛行伊斯兰教,清真寺往往是当地最好的建筑物,一早就有广播喇叭提醒人们做祈祷。有的前往清真寺,有的在家中祈祷。

  交 往

  厄立特里亚经过战争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至今两国关系还不太和睦。该国边境把控甚严,不论是本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出入境审批手续都很严格。

  虽然厄立特里亚旅游业不太发达,居民与其他国家人民来往较少,但去过厄立特里亚的人都感到这里的居民善良淳朴,礼貌待人。握手是最常见的问候方式,另外还有拥抱、吻面等礼节。接待客人时,主人常常会端上红茶或咖啡。客人告别前,宜将饮料喝完。

  厄立特里亚人时间观念不强,对约会迟到不以为意。

  餐 饮

  当地的饭店、餐馆以意大利风味为主,用刀叉进食。当地市场上出售的面包、牛羊肉以及蔬菜物价昂贵。招待贵宾,主人会端上生牛肉、油炸白蚂蚁以及具有提格尼亚民族风味的英吉拉(用豆粕做的酸饼),这些食品都需蘸着用牛肉、西红柿浆、辣椒粉等熬成的辣椒肉汁食用。

  当地的酒吧不仅出售啤酒、咖啡、红茶、果汁等饮料,也供应快餐食品,如披萨、汉堡包等。首都老城区的小茶馆傍晚很热闹,许多人一边喝茶,一边抽水烟。

  服 饰

  厄立特里亚人在正式场合一般着西装、打领带。他们的民族服装基本是阿拉伯式的,即男女皆袍装。男袍装为单色,如白色、蓝色等,用白布缠头;女袍装色彩绚丽,戴头巾,城里人一般不蒙面,但乡下女人在穿戴上比较传统,皮肤、头发不暴露在外边。

  地区不同,服装颜色及装束也有些差异。西部库那马族节日期间的袍装,以象征太阳的金黄色为主调,另外,蓝色、绿色袍装也较常见。提格雷族妇女的发辫式样相当复杂,梳起来很费时,只在节假日、婚礼等重要场合才能看到。

  不论男孩、女孩,到7岁时就要在脸上刻划象征会带来好运的刀痕。在女孩子脸上刻刺痕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让她们的美丽容貌引起男人的注意。有些地方的居民会根据自己喜好,将头发、手脚染成黑色或橙红色。

  婚 俗

  城里人多自主择偶,婚礼穿西式礼服并举行婚宴。乡下人结婚,则多由父母做主、包办。阿法尔女子从结婚那天起,就只能待在屋子里,待生孩子之后才能到院子里干点活,等她生了第二个孩子后才能外出活动。

  拉沙伊达(Rashaida)部落的人举行婚礼时,新娘要戴上面具,脸部只留网沙眼,供观察与呼吸。他们只与本族人通婚,婚礼时举行骆驼赛跑比赛,扎着辫子的宾客欢快地跳“甩头舞”,品尝小麦粥和甜茶。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厄立特里亚习俗(礼仪漫谈)
中国强 汉语热(我和我的祖国(16)·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枝桠”“树桠”宜写成“枝丫”“树丫”(杜老师语文信箱)
意大利游客向往中国(海外纪闻)
责编:张燕萍 邮箱:hwbdzyd@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