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6月25日 星期二

征服禁区,挑战极限,为祖国找油找气——

秋里塔格峭壁上的勘探者

本报记者 赵树宴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6月25日   第 12 版)

  东方物探队员在秋里塔格山进行三维勘探。两边都是悬崖的山脊路,队员们要走两三个小时才能从营地到达施工现场。

  针对秋里塔格的地形难题,直升机支持物探队员进行野外作业。

  物探队员在峭壁上进行作业。

  东方物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治富(左一)在与一线队员周四奎(右一)交谈。

  队员肖丽在给队友做午饭,然后走两三个小时送到队友施工的地方。

  物探队员行进在秋里塔格的大山上。

   物探队员使用全球最先进的节点仪器采集地震资料。

  秋里塔格山,跨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新和、拜城等县,这里是没有道路、没有通讯的无人山区,当地人称之为“寸草不生的大山”。特别是西秋,山势陡峻,山峰峭利似刀,沟壑深不见底,垂直落差超过600米,被喻为“黄羊和雄鹰都无法到达的地方”。

  虽然秋里塔格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却是中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资源战略接替区。去年10月,由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勘探的中秋1井获得重大突破,根据地质家预测,这里蕴藏有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中国石油东方物探247队、山地1-3联队担负了野外山地地震资料采集任务,在秋里塔格打响了“征服勘探禁区,挑战勘探极限”、找油找气的攻坚战。

  近日,东方物探在秋里塔格开展三维勘探项目,记者随物探队员走进这片山区。

  高耸陡峭的“刀片山”让许多久经“沙场”的物探人望而生畏。“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没困难。”22名党员突击队经过培训,体能、心理过关后率先而上。副队长熊建华和4名队员用挖掘机、碎石车开路,带上馕和帐篷开始了自己修路的壮举。他们连续奋战21天,打通了两山之间的生命通道,保障了勘探生产组织运行的“大动脉”畅通无阻;钻井组长周四奎是第一批登上西秋之巅的勇士,他和队员们为了节约勘探成本,减少直升机飞行时间,坚持吃住在山上。他们用洗过碗的水洗手,洗过手的水洗脚。“党员突击队的一面旗帜插在西秋之巅,就是鼓舞队员士气的榜样和力量!”东方物探塔里木前指党工委书记范伍军告诉记者。

秋里塔格峭壁上的勘探者
责编:孙 懿 邮箱:rmrbs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