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布谷鸟啼得欢畅的时候,端午节便近了。每年此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只龙舟桨橹飞舞、劈波斩浪的景象。
我的老家在鄂南西凉湖畔一个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与岸边星罗棋布的村寨一起,用一只只渔船和一首首渔歌,把十几万亩广阔水域妆扮得分外妩媚。西凉湖是万里长江奔腾东去时生出的一个季节湖,那条从湖面西北角蜿蜒而至嘉鱼县鱼码头泵闸的3公里水道,恰若脐带一样,向世人证明着西凉湖与长江血肉相连的母子关系。我不敢肯定故乡的龙舟是否曾经抵达过汨罗江畔,但我深信,我的先人一定用自己的良心掂出了“屈原”这个名字的重量!
我最早认识并亲手操桨划弄龙舟,是在1984年,那年我22岁。端午节到来时,尝到包产到户甜头的乡亲们迫不及待地从各家的阁楼里找出一把把隐藏了多年的桨橹,在一声声锣鼓的招引下,拥着,挤着,欢呼着,雀跃着……奔向一只只妆扮一新的龙舟,然后稳坐在自己的舱位上,甩开膀子,竭尽全力,划着一只只龙舟乘风破浪。那些头缠方巾、身着短裤背心的青壮年们,奋力划动手中那把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棹,用速度和豪情,把快乐与欢笑洒满故乡的每一个港湾。
“咚—咚—锵”,是龙舟慢行时的锣鼓声;“咚咚咚锵咚咚咚锵”,是龙舟竞赛时的锣鼓声;“咚咚咚咚—锵”,是龙舟掉头时的锣鼓声。在这变化有序、张弛有度的锣鼓声中,故乡的龙舟不仅在风波浪里表现得沉着从容,而且还积蓄了再次奋进的力量。特别是当掌舵的艄公把那两丈多长的木橹狠命地一压,然后双脚在船板上使劲一跺,再大吼一声:“划啊—划”时,龙舟的船首仿佛一下子昂了起来,只见一只只龙舟犹如离弦之箭,在湖面上疾驰而飞。那一刻,故乡如水的日子,顿时奏起激越的旋律。就因为在22岁时有了划弄龙舟的亲身经历,我的青春岁月从此多了一份精彩的内容,我的生命从此有了一种甘甜而绵长的回味。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再也没有听到那让人兴奋、让人激动的划船锣鼓了。渴望发家致富的乡亲们,先是在西凉湖岸边筑堤掘池搞渔业精养,接着搞起了规模化拦湖养殖。一时间,西凉湖到处是林立的竹杆,到处是密布的网片。2016年12月,湖北省咸宁市根据国家长江流域“轻开发、重保护”的指示精神,在鄂南西凉湖启动了以拆除湖域全部“楠竹(竹桩)、网片(网箱)、地笼、迷魂阵”为主要内容的“百日拆围”集中攻坚行动。随着一根根楠竹竹桩的拔除和一圈圈围网的清除,西凉湖上又一次卷起了洁白的浪花。
日前,在西凉湖边打鱼养鱼的三弟在电话里高兴地对我说:“大哥,我们的西凉湖上又可以看到落霞鹭鸟齐飞、碧水蓝天一色的自然生态景观了!”
就这样,在又一个端午节即将到来时,我内心憧憬着见到龙舟劈波斩浪的风景,期待那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