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让“天河一号”更强大 让中医古籍数字化 让织机织出锦绣

中国创新凝聚青春力量

叶晓楠 雷杰如 田春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21日   第 05 版)

  4月24日, 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天河三号”原型机机房内,孟祥飞(左)和同事一起巡查。
  新华社记者 李然摄

  3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的技术工人在参加电焊技能比赛。
  新华社记者 徐昱摄

  5月9日,在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系学员在观看无人机测量实操实训展示。
  司伟摄(人民视觉)

  他用无人机实现了自己的蓝天飞行梦,他研发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各个领域创新提供强大支撑,她从泥土地里创业收获自己的青春梦,他研发出国内首个中医古籍数字化平台,她用“织机”纺出美丽青春,她用“焊花”绘出人生华章……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青年人的力量在于创新。近期公布的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中,有不少是青年创新创业的典范。近日,本报采访了其中6位获奖的青年代表,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青年人在中国创新创业大潮中彰显出的独特作用。

  “80后”攻克无人机智能化难关

  在当下的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持续提升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处处可见青年的力量。

  在今年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中,有一位“80后”博导,多年来,他率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无人机智能化方向的难关,让中国无人机技术走进世界前列。他就是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俊桐。

  从小有着飞行梦的齐俊桐从天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考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了机器人及无人系统环境理解、自主控制方向的研究。

  为了能让无人机技术真正走入人们的生活,2015年,齐俊桐决定开始创业。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齐俊桐掌握了无人机智能集群控制的核心技术。目前,通过他们研发的远程云控制平台,可以同时控制最多10万台无人机智能调度运行。

  2018年天津滨海跨年夜,齐俊桐和他的团队展现了无人机集群表演的风采。短短8分钟时间,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不断变换文字图案,演绎了“祝福2019,年轮2018”、“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文字图案,点燃了天津滨海人的跨年热情。同时,团队先后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飞行表演,多次完成“飞鸟翱翔穿越”等惊艳的3D互动复杂动作,展示出了无人机精准协同的高超控制技术,引来现场观众连连赞叹。

  无人机集群表演只是齐俊桐进行无人机智能集控技术的一种尝试。齐俊桐及其团队的最新研发成果是无人机物流配送系统。通过手机下单、扫码、无人机取件、发件,可以把10多公斤的货物运送到10到20公里范围内,实现24小时全天候运行。

  “我们的理想信念要在创业奋斗中得到升华,继续自己的梦想,攻克很多关键的技术,让我们的综合国力变得越来越强。”齐俊桐说。

  像齐俊桐这样脚踏实地致力科研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支部书记孟祥飞。

  2008年,公派美国即将博士毕业的孟祥飞选择回国,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2009年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成立,孟祥飞成为中心建设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部署及研发测试工作的骨干。

  没有办公室,六七个人挤在一个小两居里吃饭办公,晚上值班实在困了就在装服务器的大纸箱子上躺一会儿。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孟祥飞和他的团队历时7个月完成了国外要用一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安装部署任务,于2010年完成了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研制,并取得世界第一的突破。

  “超级计算机像一个‘超级大脑’,为各个领域创新提供强大支撑。”接受本报采访时,孟祥飞这样说。“天河一号”支撑国家和地方重大重点研发创新项目超过1600项,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三组机柜组成,每组机柜高2米左右,通身黑色,机身上嵌有两条蓝绿醒目的彩条,在彩条中间,“天河”两个字异常醒目。这是孟祥飞团队最近的“天河三号”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原型机。未来,“天河三号”浮点计算处理能力将是“天河一号”的200倍,存储规模是后者的100倍,在计算密度、单块计算芯片计算能力、内部数据通信速率等方面有极大提升。

  “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就是要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挑战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认真完成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通过自己的青春奋斗,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孟祥飞在参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这样说。

  辣妹子在田野上实现创业梦

  外表朴实,嗓门洪亮,说话干脆,今年38岁的钟瑛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长兴村,是地地道道的辣妹子。

  2009年,跳出“农门”的钟瑛担任中华保险岳阳支公司主管。在处理保单时,她看到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十分突出,心情十分沉重。于是,她决定到农村去,拿出仅有的51万元积蓄,创建岳阳市田园牧歌公司。

  白天帮农民干活“套近乎”,晚上和他们座谈“拉家常”,天不亮就起床,凌晨才回家。她3个月举办了500多场讲座,发放资料3万多份,人瘦了,嗓子哑了,皮肤黑了,终于换来了1.2万户、5.4万亩合同。

  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农产品收割时省市验收评估认定:成本降低20%,产品提高15%,农药用量降低46%,病虫危害损失率5%以下。10年来,农产品增效超过2.3亿元,粮食增产8万多吨,农户满意率96%以上。

  “一人致富不是富,众人致富乐陶陶”,贫困户一直是钟瑛特别关注的群体。她为1000多个贫困户提供岗位,减免费用300余万元,带动近万人口脱贫致富,公司机防队员中贫困户占90%以上;资助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被孩子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每年捐款数十万元帮助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体。

  对于青年创新创业,钟瑛对本报表示:“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需要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年轻人要努力奋斗,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务实是创新和创业的基础,山东麦德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勇一直是这样践行的。

  1980年,王勇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的一个农家。八个月大时,一次发烧导致了小儿麻痹症,医生诊断他可能终生无法站立。长大后,他拄着拐杖开始了漫漫求学路,坚持读到了博士后。“我能不能为别人做点事情,找到我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工作两年后,王勇开始了人生思考。在20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他开始了图书创业之路。

  刚开始创业,王勇每天至少打300个电话。“既然选择,就要坚持,哪怕再难也要做好。”如今,那个小房子已经发展成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企业,王勇主要致力于医学书类的出版和发行,还有地方志史志的编纂编排和发行。2017年,他主持研发出国内首个中医古籍数字化平台“博览医书”,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该系统目前正在研发英文、西班牙语、德语等多国语言版本,助力中国传统文化造福世界。

  王勇说,他有一个梦想,“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温暖。”他相信,命运会眷顾每一个热爱生活和有梦想的人。

  “女焊将”把青春“焊”在桥梁上

  17年坚守挡车工岗位,始终坚持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天面对十几台织机,这就是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盛纺织分公司的布机挡车工刘冬的生活。

  面对单调枯燥的工作,刘冬也有过彷徨,她不止一次问自己:“十八九岁的女孩正值青春年华,当一名纺织女工,值吗?”她的答案是:“值得。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只要干一行爱一行,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成功。如今,经过勤学苦练,刘冬已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织机操作技能,为在岗位上一展身手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冬是公司里小有名气的“超产王”,提起让接头速度更快,织机效率更高的“刘冬操作法”,公司里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刘冬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她负责看管的机台一直开着,效率总比别人高,她说:“我不断创新,就是为了力争做一名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在公司的支持下,刘冬还大胆创新,成立了“刘冬联产承包小组”,即四人承包60台织机。联产承包小组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承包小组成立两年多来,各项产质量综合成绩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还增加了收入。

  在刘冬看来:“人,如果不趁年轻多努力,就算年轻又如何?都说年轻就是资本,但只有奋斗,你的资本才有价值,只有拼搏,你的年轻才值得炫耀。”

  无独有偶,同样身为产业工人的王中美也十分注重技术创新。

  作为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的电焊工特级技师,王中美在公司里是出了名的爱琢磨、肯钻研。她对焊接功法和工艺进行了大胆创新,将原厚度16mm以上钢板熔透焊接必须开双面坡口的传统焊接工法,革新为厚度16mm至28mm钢板熔透焊接开单面坡口。这一焊接工法,工序简单易学,工作效率高,既能保证焊缝质量、避免焊后变形,又减少了钢板重复翻身开坡口,被公司命名为“王中美焊接工法”。

  “我感恩这个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让我赶上了国家桥梁建设大跨越、大发展的机遇,拥有了成为‘大国工匠’的梦想。”王中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我认为,大国工匠精神就是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待工作不断地精益求精,推陈出新。”

  今年是王中美扎根电焊行业的第19个年头,作为一名“女焊将”,她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焊”在了中国的桥梁电焊事业上。

  如今,由她带领的“女子电焊突击队”先后参建完成了京广高铁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京福高铁铜陵长江大桥等40多座一流桥梁的前期焊接试验任务。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要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精通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在工作中敢于担当,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每一项任务,并将这份初心与经验传承下去,通过传帮带,培养出一批青年技能人才和集体,传播‘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王中美说。

中国创新凝聚青春力量
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创新茶座)
责编:杨俊峰 邮箱:rmrbzgg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