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命中最后5年经历为内容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拍片《音乐家》,目前正在公映。这部电影是中哈电影界的首次合作,也是中哈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人文合作的重点项目。
提到胡军,我们马上会想到《天龙八部》里武功盖世的大侠、《影》里孔武有力的将军。但在电影《音乐家》中,他“弃武从乐”,放下刀枪,拿起了谱曲的笔、指挥棒和小提琴,饰演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从武将到文人,一个老北京人饰演一个祖籍广东、出生在澳门的南方人,为了演好病入膏肓的冼星海,他还减重9公斤。胡军在影片中的表现,被媒体称赞“演技炸裂”。他自己感觉如何?胡军说,“演员不是千面手,要随着角色做出调整”,但这次饰演冼星海,“确实是自己能够把控的”。
有音乐方面的准备
冼星海创作过《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以及《黄河大合唱》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他的生平事迹却少有人知。影片《音乐家》就描写了冼星海最后5年的人生历程:1940年5月,他受中共中央派遣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抵达后不久,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因战乱和交通阻隔,他滞留卫国战争的大后方哈萨克斯坦。其间,他与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克占莫夫结下深厚友情,以音乐为武器,写下了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阿曼盖尔达》、管弦乐组曲《满江红》《中国狂想曲》,并对《黄河大合唱》等进行了修改,以歌颂苏联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表达对祖国的深切怀念。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10月,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胡军的父亲胡宝善、伯父胡松华都是歌唱家,母亲王亦满是话剧演员。胡军说,父亲从他儿童时代起就逼他学小提琴,还学过唱歌、指挥、钢琴,至今他还记得小时候大雪过后,其他孩子都在外面玩,他被关在厕所里拉小提琴的情景。父亲为他打下的音乐基础,对于塑造冼星海这一角色有很大的帮助,甚至对他多年来出演舞台剧和其他影视作品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虽然有音乐方面的准备,胡军也很喜欢冼星海的作品,比如最喜欢的《到敌人后方去》这首歌,他小时候演出时还唱过,但在接演这部电影之前,胡军对冼星海生平是“零知识”,“看了剧本我才知道,天哪,冼星海在人生最后几年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和无奈。当然,他也在哈萨克斯坦遇到音乐家知音,创作了许多作品。”
中哈友谊是表演底色
影片在哈萨克斯坦拍摄了几个月,片中有多位哈萨克斯坦演员和胡军演对手戏,而且有很多灌注了真情实感,胡军和他们的配合细腻流畅,感人至深。胡军说,其实语言是拍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他在影片中要说俄语、英语以及汉语,俄语台词尤其多,但他从没学过俄语。拍摄前,他要先把对手演员俄语台词的汉语翻译全部背下来,然后再去学习自己台词的俄语发音,这样在拍摄现场才能互相对话交流,把戏演好。虽然总有翻译在现场,但这个过程中,胡军仍下了很大工夫。
对合作的哈萨克斯坦演员,无论著名演员别里克·艾特占诺夫、阿鲁赞·加佐别可娃,还是饰演房东女儿的小女孩,胡军的评价都很高,认为他们很专业,吃苦耐劳,也很珍惜眼前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两国不仅在筹备拍摄、演员配备等方面精益求精,胡军也自始至终感觉到两国对这部合拍片的重视,两国领导人都指示一定要拍好这部电影,两国也都举办了大量的、规模盛大的宣传活动。“无论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那条冼星海大街、大街上的冼星海雕像,还是传唱至今的冼星海为哈萨克斯坦民族英雄阿曼盖尔达创作的同名交响乐,都深深镌刻着两国人民的友谊,构成我表演的底色。”他说。
英雄也是真实的人
影片中有一个特别催泪的细节。茫茫雪野,一道隔开中哈两国的铁丝网上,挂着几只冻死的鸟雀。对面就是中国新疆,但被反动军阀占领,即使哈方允许冼星海过境,他也会马上被捕遇害。冼星海久久凝望着对面祖国的群山,从铁丝网这边伸手到祖国那边抓了一把雪,紧紧攥着……这个场景把冼星海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以及有家不能回的无奈,渲染得淋漓尽致。
记者问胡军演这场戏时的内心活动,胡军的回答特别实在:冼星海人生的最后几年,是音乐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他也只会拉小提琴,没有其他谋生手段。和妻子孩子几成永诀,组织上交代的任务也随着胶片被炸毁不可能完成,“这时的冼星海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拜克占莫夫开车前来看望他的时候,冼星海用中文冲口而出说了“祖国在打仗,自己只能留在这里”等一番话,拜克占莫夫理解冼星海的心情,劝慰他:“活下去是最大的希望。”这段戏胡军自己看后也觉得很震撼,“这些片段也许不是特别高大上,但是非常真实。”
胡军早期演过一些文艺片,后来也演过商业大片,现在这部电影被归为主旋律电影。他坦言,“我最担心的就是这部电影不被观众接受。”“西尔扎提·牙合甫导演一直说,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拍成一部艺术片,要把冼星海写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英雄,他该受苦的时候受苦,该忍饥挨饿的时候忍饥挨饿,该无奈的时候无奈。”冼星海为“风在吼马在叫”谱的曲充满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胡军的理解是,“每个人都有英雄气概,他能写出这种乐曲,是他自己的音乐表达方式,不一定代表他生活中也是如此。这样理解,可能塑造人物会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