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大文豪苏东坡一生写竹、食竹、画竹,以竹为伴。如今,四川眉山,苏东坡的故乡,一座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竹子为桥梁,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在日前由中国政府主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眉山翠竹首次亮相世园会的国际竹藤园。
国际竹藤园由意大利的建筑设计师设计,展馆空间精心隐藏于竹拱撑起的绿色花园之下,花园绿地沿拱脚向屋顶蔓延,渐渐消隐,建筑、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在大地上形成一个灵动的明眸,被誉为世园会的“竹之眼”。据竹结构设计师邵长专介绍,展馆主体部分采用5000多根楠竹建成,单拱的跨度达到了32米,是中国目前最大跨度的竹结构场馆。
眉山元素的充分运用是国际竹藤园最大的亮色。此次世园会,眉山携手国际竹藤组织,围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主题,生动展示竹藤在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生活品质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国际竹藤园展示的来自全世界的3000多个竹藤产品,如竹灯笼、竹编画、瓷胎竹编、竹纸等,其中,70%以上来自眉山。
四川是中国竹资源大省,眉山是四川竹资源分布重点地区。全市有森林面积4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9.49%,从海拔2830米的瓦屋山到青衣江、岷江两岸分布竹类100余种,竹林面积达108万亩,可年产量竹材60万吨、竹笋10万吨。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优越的竹类自然生态环境,被列入国家大熊猫公园规划范围。
国际竹藤组织东道国战略合作伙伴部主任朱于坚表示,选择眉山作为合作伙伴,是基于眉山市主动通过竹产业展现开放新姿态、走向国际舞台的积极态势。
在眉山,翠竹不仅扮靓生活环境,还成为百姓致富的法宝:一根根慈竹经过压制、干燥等处理程序后,就变成了强度和玻璃钢一样的高性能材料——竹钢。竹钢,不仅可以用作建筑结构,还可用在户外地板、室内门窗等领域,使用寿命可达50年。眉山“竹钢”先后承建了北京文创产业园“北京坊”、世园会“百果园”、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馆”等多个国内重大项目,在环保建筑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竹藤馆内,展出了包括《清明上河图》等国际精品在内的系列竹编。眉山的竹,“筒长节稀、质地柔韧”;眉山人的手,“精巧能干、创意满满”。青神先民栽竹、用竹,已有5000多年历史,2008年青神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其平面竹编和立体竹编是四川省地方标准。
青神竹编选用特有的单竹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竹编史上的奇迹,艺术中的艺术”,与丝绸、蜀绣,并称“蜀中三宝”,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25类3000多品种产品体系,产品远销欧、美、韩、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竹藤馆内,展出了特殊工艺制成的“竹纸”。眉山人将竹子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开创了国内本色生活用纸品牌——斑布,并通过了国外的食品级检测。据最新数据,眉山“竹纸”的产能已超20万吨,“斑布”本色健康生活用纸领跑中国市场,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
竹林是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眉山通过竹编技能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带动了乡村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近年来,举办全国竹编扶贫培训班20余期,带动20多个省市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精准脱贫。2005年以来,对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学员开展培训,培训了巴西、厄瓜多尔、埃塞俄比亚、加纳、柬埔寨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竹藤从业人员等5000余人。
眉山,已形成了“竹编、竹纸、竹钢”为主的竹产业体系,2018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竹农的竹业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眉山正在建成以竹编、竹建筑、竹会展、竹研发、竹培训为特色的国际竹产业文化创意及融合发展先行区。
本版部分图片由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摄影协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