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措施。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相关情况。目前已明确,今年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贫困劳动力、贫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可以享受免费职业培训,职工培训方面也基本上做到政策的普惠性和全覆盖。
靠技能促进更充分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这项行动究竟有啥必要性?
一方面,就业市场有需求。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介绍,从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面临着十分短缺的情况。近些年,技工求人倍率一直维持在1.5以上,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维持在2以上的水平,而且技工的短缺从过去的东部沿海地区逐步蔓延到中西部地区,从过去的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我们在各地调研中,都发现高级技工严重短缺问题,普通技工包括生活服务业的一线技工也十分短缺。”张立新说。这种情况下,需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适应就业工作需要。从长远发展来讲,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也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需要一批高技能人才支撑。
另一方面,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不足。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说,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培训供给能力还存在不足。职业技能培训要着眼于培训质量提升,在推进中还要有改革创新的举措,比如质量评估、工作监管、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等。
“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这是职业技能培训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汤涛说。
政策普惠全覆盖
按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安排,2019年至2021年3年将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2019年培训1500万人次以上。行动具体怎么开展?
明确“培训谁”——将职工作为培训重点,兼顾就业重点群体和贫困劳动力。张立新进一步解释,行动方案中确定培训重点人群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困难企业职工、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两后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群体,并兼顾其他各类劳动者。主要考虑职工整体素质状况不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农民工等就业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不强、贫困劳动力脱贫要靠技能实现就业增收等现状问题,这些群体技能提高,就业稳定性就会增强。
明确“谁培训”——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鼓励支持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张立新说,要激发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积极性。院校方面,将用政策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培训规模,在核定职业院校的绩效工资总量时,要向承担职业培训任务的单位倾斜;企业方面,明确提出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设立职工培训中心,可以对企业开展培训给予政策支持;社会培训机构方面,将广泛动员各类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民办培训机构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要和公办同类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此外,行动还将优化培训补贴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各类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补贴的范围。目前贫困劳动力、贫困家庭子女、农民工、失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群体都可以享受到免费的职业培训。职工培训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政策上的普惠性和全覆盖。
培训以需求为导向
职业技能培训就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更好就业,那么,培训内容怎么定?
“以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张立新说,当前养老护理、婴幼儿照护、生活服务以及车工、铣工等生产制造和生产服务等领域的缺工情况十分严重。各地方要根据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的情况,制定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引导劳动者按需选择培训项目,引导培训机构按需开展培训。相应的,要加快工学一体化教学、职业培训包、“互联网+”等培训模式创新,为劳动者提供更加丰富、多样、便利的职业培训服务,适应他们个性化的培训需求。
同时,新职业还在不断涌现,职业标准不断变化,技能培训也要跟上步伐。
不久前,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向社会发布了13类新职业。张立新表示,新职业对于各类劳动者就业的促进、职业的选择,以及培训机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都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下一步,要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动态发布新职业,把就业量大、技能水平高、能够反映最新产业发展的新职业不断开发出来。面对培训工作中不断变化的职业标准,人社部门也将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全面提升各类劳动者的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