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暖闻”引发了热议——一名男子在北京市东单体育馆突然倒地,恰好在此运动的6名医生联手展开抢救,将患者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在这期间,一个细节被很多人关注:急救过程中,医生使用了体育馆内安装的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设备,该男子接受4次除颤后恢复了自主心率,随后被急救人员转移到了医院急诊。
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近年来多次出现在猝死事件的报道当中。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能够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通过电击除颤,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
作为非医务专业人员也可使用的急救设备,AED在生死攸关之际屡显神威,其作用与价值得到了更多重视。然而,在城市的公共场所,AED的“数量”和“能量”还远远不够。
及时救命 操作简易
4月14日,在2019北京国际长跑节—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上,出现了选手猝死事故,所幸经过急救转危为安。随着马拉松赛事雨后春笋般增长,马拉松赛场近年来成为心脏猝死的“重灾区”。
马拉松赛场猝死事故增长的背后,是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的现实。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5万心源性猝死病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
“马拉松赛上常见的心脏骤停一般都是心源性的,通过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和体外除颤就能起到更好的急救作用。”海军总医院急诊科医生朱跃说。心脏骤停急救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若在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内进行正确急救,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从骤停到除颤的这段时间,是影响患者存活的重要因素,所以AED是心跳骤停最重要的一根‘救命稻草’。”朱跃表示。
AED之所以被称为“神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如果在心脏骤停的1分钟内使用AED对患者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有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院外心脏性猝死的病人中,只使用心肺复苏急救的生存率为14%,同时使用心肺复苏和AED除颤的生存率能够上升到23.4%。
AED的简单易用也是其迅速普及的原因。专家称,“体外除颤仪”虽然听上去很专业,但用起来却很“傻瓜”,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操作。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操作者只需根据语音提示,按压按钮就可进行电击。如果心电图检测结果认为不需除颤,即使按下按钮也不会放电。因此,即便是非医疗人员也可以迅速掌握使用方法。
数量不足 知晓率低
从2006年前后,我国开始在公共场所配置AED。在红十字会等相关机构以及团体、企业、志愿者的助力下,我国的AED普及率和知晓程度正在逐年提升。
近日,福建省在公共场所开启AED投放工作,预计2019年在福州、厦门两市共投放100台以上。记者梳理发现,近一年来,包括四川成都、浙江瑞安、江苏无锡、陕西西安等地均逐步在公共场所安装AED设备。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认为,在城市公共场所配置安装AED,既能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是构建城市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
尽管如此,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数字还远远不够。有业内人士称,目前我国的AED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而在美国和日本,每10万人拥有的AED数量已超过300台。
2017年,北京市发布了《公共场所医疗急救设施设备及药品配置指导目录》,AED成为公共场所必备的专业性急救设备。但据媒体日前的调查发现,在北京地铁、繁华商圈、体育馆、景点、高校共25个人流密集场所中,仅在机场以及部分高校、公园、体育馆等9个场所配备了AED,其中地铁站均未发现安装AED。
关键时刻,一台AED就能够成为划分生与死的界线。2016年6月,某网站工作人员在北京地铁猝死,因抢救无效离世。有分析认为,现场急救的不专业以及地铁站没有设置AED延误了对患者的救助。一年后的2017年6月,上海地铁一名20岁男子突然倒地,工作人员立即用地铁站上的AED除颤,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即便配备了AED,由于公众知晓率低、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救命神器”也未必能及时派上用场。“没听说过”“不敢使用”——尽管AED简单易用,由于缺乏了解和必要的知识,AED的普及和应用之路依然艰巨。
加强科普 法律保障
除了加快投放速度之外,要让“救命神器”真正“救命”,还需要解决能用、敢用等问题。
如何让更多普通民众了解AED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具备使用AED的能力?有急救专家指出,除了依靠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和一些社会团体来做科普之外,政府、行业和全社会都应该共同推进,促进急救常识的普及。与此同时,也应在高中和大学开设相关课程或培训。
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开设了相关选修课,向学生讲解包括AED在内的急救设备和方法。
消解不敢用、不敢救的顾虑,也是鼓励公众使用AED、参与急救的必要保障。
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民法总则》中第184条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被形象地称为“好人法”的规定,确认了对善意救助者的责任豁免,也为解决“扶不扶”“救不救”的难题提供了后盾。
对此,有专家表示,虽然“好人法”明确了免责保护,但要打破公众的顾虑还需要进一步普及相关案例,并完善法律法规,鼓励挽救他人生命的义举。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主任金辉表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AED的实施监管,同时在免责、立法上,加强对现场救护人的保护,让AED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在新技术的助推下,找到身边的AED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在调查过程中,记者发现了多款用于寻找AED的小程序。
例如,深圳市急救中心联合腾讯开发了微信小程序“AED地图”,打开后可以立即看到距离最近的AED。由生命急救志愿团队“第一反应”开发的“救命地图”小程序,不仅可以看到AED所在位置,还可以查看AED的照片和捐赠者信息。
“救命神器”这样用
1 开启AED,打开AED的盖子,依据视觉和声音的提示操作。
2 给患者贴电极,在患者胸部适当的位置上,紧密地贴上电极。通常而言,两块电极板分别贴在右胸上部和左胸左乳头外侧,具体位置可以参考AED机壳上的图样和电极板上的图片说明。
3 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
4 开始分析心律,在必要时除颤,按下“分析”键(在此过程中请不要接触患者,即使是轻微的触动都有可能影响AED的分析),AED将会开始分析心率。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当有除颤指征时,不要与患者接触,同时告诉附近的其他任何人远离患者,由操作者按下“放电”键除颤。
5 一次除颤后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进行5个周期心肺复苏。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应进行5个周期心肺复苏,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心肺复苏,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他山之石
世界上第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问世于1979年,由于它方便携带、使用容易,非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迅速掌握,因此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在很多国家普及。
美国是最早对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在公共场所设置进行立法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每年提供3000万美元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公共除颤计划,急救车5分钟内无法到达的公共场所全部依法设置AED,目前社会保有量超过100万台,平均每10万人317台。此外,美国公立学校也十分注重向学生普及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常识。例如,得克萨斯州规定,只有掌握心肺复苏(CPR)相关急救操作方可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日本于2004年开始推广安装AED,目前是全世界自动体外除颤仪设置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日本总务省统计,目前日本全国有大约60万台自动体外除颤仪,平均每10万人约有234.8台,每年通过AED设备得到救助的大约有1200人。从2004年开始,日本各地针对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的急救培训不断普及,被设置在了初高中的培训项目中,甚至成为了驾校的必修课程。在东京,地铁站和电车站或是人流密集处都会配备AED,马拉松比赛上也有完备的设置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