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3月22日 星期五

是什么那样令人难忘

吴 婧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22日   第 09 版)

  吴婧(右)与社区居民一起制作立体汉字剪纸。

  初中二年级时,我作为物理科代表为同学们讲解习题,被班主任夸奖说适合当一名教师,也许从那时起,便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后来,这颗种子慢慢发芽、成长,直到2016年,我终于有机会站上了讲台。更让我感到幸运的是,2017年3月,我成为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

  我的班级学员虽然来自不同年龄段,但他们都热爱汉语、对中国充满兴趣。因为班级情况比较特别,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着实让我摸索了一段时间。

  我负责的是6个市民汉语讲座班的教学工作。学生们主要是对汉语学习充满热情、热爱中国文化和曾经或现在正在中国工作的大阪市民。其中也有从中国留学回到日本,希望继续保持汉语水平的关西外大本科生。虽说是一周一次课的兴趣班,但学生们学汉语的认真劲儿让我惊讶和佩服。

  先说说年长的学生。新学期开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不少学生都比上课时间提前不少到达教室,大家一边预习一边讨论问题,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特别融洽。再看大家的教材,都有密密麻麻的标注,有的学生标注上日语翻译,有的学生用彩笔勾画出学习重点,有的学生为了练习发音将课文标上汉语拼音……后来,我“好不容易”发现两个学生书上未有标注,但却发现他们将书上所有内容都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抄写一遍,并做了各种标注,原来他们是怕把课本写得太乱。每当我夸学生认真、努力时,大家都谦虚又有点开玩笑地说:“我们退休老人很闲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这些年长的学生熟悉之后,得知大家的年龄多是和我父母的年龄差不多,有的退休了,有的还在工作。他们参加汉语学习班的原因或是工作需要,或是曾经在中国住过或单纯喜欢汉语和中国,或是交了一些中国朋友,想和他们用汉语交流。

  再说说班上的几位大学生学员,他们学了两年汉语又到中国留学半年。这些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留学半年让他们爱上了中国,立志要继续学汉语。

  班里的学生有老有少,经过一两年的相处,我发现年龄跨度产生的不是隔阂而是“家的温馨”。

  在班级里,学生们不时会讨论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几位大学生说起如今的中国总会引发曾经在中国居住过的年长学员的感叹,他们也会向大家介绍深藏在记忆中的中国的样子。除了关于中国的话题,大家还会聊聊工作。即将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年轻人说起自己最近的想法和经历,总会收到班上“过来人”的一些建议。这些温暖的交流,让我觉得大家不是在上课,而是坐在一起“闲话家常”,从交流中感受最简单的快乐。

  关于学生,我有说不完的话。到日本教汉语、介绍中国文化,每一节课前我都会感到紧张,因为我希望不辜负学生的期望,把课上好。两年过去了,我即将离开这里,归国心切,但与学生的分离充满不舍,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见!

  归期将近,内心感慨万千,难忘的事太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一切,这都是最好的安排。

  (寄自日本)

用“历史”搭建文化交流之桥
一个英国家庭的中国情
是什么那样令人难忘
在奶奶家的日子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