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春到蒋潭

疏泽民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3月20日   第 12 版)

  远眺蒋潭。
  来自网络

  蒋潭不是潭,而是一个行政村。村名带“水”,却没有江河湖泊。蒋潭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唐湾镇西北,境内山多田少,森林覆盖率95%以上。

  早春的午后,阳光洒在白墙红瓦的村居新楼上,洒在门前苍翠的樟树上,洒在粉白色路灯杆上,洒在连绵的群山上,将大地万物镀成琥珀,我的心情也如琥珀般透明。

  走进村部,叶文书停下手头的事务,驾车带我去甲辰庵林场。林场在雾聚岭北麓,两车道宽的上山公路即将浇水泥硬化,路的宽阔处现出停车场的雏形。沿着山腰的自流灌渠步行几百米,便是甲辰庵水库。水库依山而建,荡漾的碧波中倒映着青山茶园,几声鸟鸣,几声流泉,放大了空谷的幽静。库埂上的宣传牌显示,这里是村民生活和农田灌溉的水源,库水全是山泉,很干净,没有受任何污染,可以直饮。要不是驳岸陡峭,我真想下去掬几捧解解渴呢。

  转过库梢,便是成片的茶园,合起来有100多亩。茶园里有老茶树、少壮的茶棵,也有刚栽的新苗,老中青结合,形成梯度。

  站在高冈上远望,一垄垄茶树串成绿线,自下而上,织成绿绒绒的披肩,系在山峦的脖子上、肩上、腰上,模特儿似的,很好看。惊蛰已过,春茶刚刚爆出米粒大小的芽苞,“漫山遍布采茶女、满谷回响采茶歌”的热闹景象,要到清明时节才能呈现。

  茶园深处,出现一排矮屋,斑驳的外墙,在斜阳下蜷缩成一尊蜡像。打开木门,里面有堂屋、休息室和厨房,干净整洁,土灶台上的三口大铁锅正在养精蓄锐。叶文书说,这里是林场食堂,每年茶季,采茶工都在此就餐。茶叶种植是山区的特色经济,尤其是这里岭高雾多,生产的桐城小花有机茶,一直供不应求。

  从林场下来,面朝两山之间千米宽的谷地长廊,一幅新农村长轴画卷在眼前铺开。一幢幢白墙楼房散布在山谷,斜阳给它们镀上银光;灰白色水泥路在楼丛间穿梭,在山谷间蜿蜒,水泥路边等距离排列着白色灯杆,上面趴着太阳能路灯。水泥路两边是翠绿的菜园、青碧的麦苗和爆出浅黄色花蕾的油菜,给初春的蒋潭点染色彩。要不是身临其境,我竟不知在大别山余脉的山坳中,有如此鲜活的画卷,铺陈在天地之间。

  山脚下王坂村民组的路口,有一棵三人合抱的银杏树,标识牌上显示树龄400年。王坂组共49户,全是搬迁过来的,清一色琉璃瓦两层楼,列成三排,整齐划一,犹如都市里的小区。叶文书说,这里是泥石流避让搬迁集中安置点,类似的还有两个:许大屋组的扶贫易地搬迁安置点、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我为居住在此的居民感到高兴,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莫不如此吧。

  村部党群服务中心的一侧是就业扶贫驿站——7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车间,另一侧是在建的群众文化中心两层小楼,主体即将完工。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齐汪林介绍,2014年,蒋潭村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这几年大变样,脱贫攻坚中整村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由负债到盈余。齐汪林的一席话,如春风拂面,在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

  从蒋潭返回,天已经黑了,环山路灯如一串串珍珠项链,系在山间。透过车窗望去,山间的路灯,居家的灯火,如满天星辰,从天上铺排到山下,明亮而又温暖。

  我知道,春天,来到了蒋潭!

超级都市游还得看中国(中国旅游创品牌⑧)
春到蒋潭
茶香不散歌不落
大美乐山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