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香港基金执行总编辑廖美香近日分享了她在香港的一次就诊经历。“有一次,家人将精油误用为眼药水,把左眼弄得满眼通红。我陪伴家人去大埔医院看急症,医生急忙问道:您是滴了什么进眼睛?滴了多久?痛不痛?快拿出来看看?一连串的发问,显然承受不小压力。当时我一方面敬佩这位医生尽责,另一方面我看见后面候诊的人龙,也就明白他不得不着急了。”
先进的公立医疗体系向来被视为香港成为世界最长寿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再完备的体系也会面临社会不断发展带来的挑战。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医院病人增多,急症室医护人手紧张、市民轮候专科时间过长……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香港医疗制度要开启大变革了。
团结香港基金近日发表报告指出,只要肯大刀阔斧将香港医疗制度进行改革,半数病人入院,其实是可以避免的。这个建议得到香港特区政府回应。特首林郑月娥在香港立法会表示:“如果我们在整个医疗策略或医疗制度中没有一个大转变,则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方面挑战。”
加强基层医疗
香港现行医疗体系以向医院投放资源为主,侧重偶发及急性疾病的治疗和住院。而香港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患上的又大多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其实多数情况并不需要入院诊治。廖美香认为,只要病人得到科学及时的日常医疗护理服务,就能控制病情,减少入院。这就需要完善的“基层医疗”制度。
以糖尿病为例,香港估计有逾70万名患者。许多老弱病人即使认识到节制饮食的重要,但未必严格执行,因而可能导致病情恶化,最终要入院求助。如果有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病人可定期到健康中心检查血糖、咨询护理,预防病情恶化,减低住院可能。
2017年,香港开始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成立“基层医疗发展督导委员会”,并在葵青区试点设立地区康健中心。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阮慧贤告诉记者,地区康健中心的主要服务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健康生活模式推广和基本健康评估,第二层是疾病风险评估和筛查,第三层是慢性病管理和社区复康。小的疾病、慢性病和康复性治疗都在地区康健中心内完成,大病急病才转送医院,由此减轻医院负担。运营模式可以公私合营,由政府向私人诊所购买医疗服务,由此盘活调动已有的社会资源。核心团队未必需要医生,可以由护士、药剂师、职业治疗师和社工组成。
改变健康观念
这只是香港医疗制度变革的先声。特区政府打算在今年第三季度,以葵青区康健中心的经验为蓝本,积极推展在其他17个区成立康健中心的工作。林郑月娥说:“我觉得一定要改过去一直公营医疗服务只是‘重治疗,轻预防’的做法,我们要做好社区预防、分流和健康管理。”
香港统计处最新的人口推算报告显示,2026年全港长者人口将增至24.6%,届时香港将进入世界卫生组织所界定的“超老龄社会”。而现时香港约7%的45至49岁的中年人士以及约半数年过70岁的长者,都患有两种或以上的慢性疾病。加强地区基层医疗服务,减少可避免的专科及住院服务需要,已经迫在眉睫。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干事黄元山认为,更深层次地,是要改变香港市民的健康观念,鼓励病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全面的医疗改革不只涉及硬件,更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转型至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在林郑月娥眼中,这场医疗制度的变革可以视为“香港有个文化上的转变”。她引用了最近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政府在社区医疗每投放1港元,可以为紧急的医疗服务省回8.4港元。她表示:“有这样的数据,我觉得以我的理财新哲学是很值得投资。”
完善医疗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倡议“以人为本并以基层医疗为核心的综合医疗体系”,香港医学界认为,香港的医疗体系也应重新定位,更切合21世纪的时代需求。积极改善基层医疗、日间及小区护理服务则是改革的重点努力方向。
香港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前局长杨永强说,他喜见政府朝目标踏出了第一步,不过,未来20年人口老化速度加快,情况刻不容缓。他希望特区政府展现决心,加快落实有关计划,进一步改善香港的医疗体系。
团结香港基金也就此议题不断进行调研,发布报告和文章,给出切实建议。基金会希望不久的将来,香港市民一旦遇到任何健康疑难,都可以先在小区内求诊,并获得全面和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预防性护理和疾病治理,减低他们对医院的依赖。长远令大众变得更健康,同时减低社会对医疗的负担。
实际上,特区政府还在大力发展中医,利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减少患者住院就诊频率。阮慧贤介绍,香港正积极计划于将军澳设立中医医院。现时,在食物及卫生局辖下已设立中医医院发展计划办事处,负责监督及推动中医医院发展、规划、招标、兴建及启用等工作。食物及卫生局还与内地加强了中医药的合作,包括临床中医师、药剂师的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