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多“老字号”美术馆相比,浙江美术馆还是“小字辈”。但正是在这十年间,浙江美术馆扎根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独特人文自然环境的“土壤”,精心策划品牌展览,积极引进高品质艺术,建构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典藏体系、学术研究体系,“生长”成为国内一流美术馆。
以“中国风”为主导,助推艺术融入时代
“要在西湖边上建设一座具有‘中国风’的一流美术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为浙江美术馆亲自踏勘选址、审定方案,并在2005年参加浙江美术馆奠基仪式、按下开工按钮。筹建伊始,他就提出:要把西湖的自然景致与美术馆的人文韵味和谐地融为一体,这才是具有时代气息、中国气质的美。
浙江美术馆不光在建筑风格上带着浓浓的中国风格,展览内涵上也彰显中国气质、浙江精神,以此贯通文化气韵魂魄。
讲好中国故事的浙江篇章,成为浙江美术馆的文化自觉。基于自身积淀和发展条件,有意识地将展览体系纳入几大主题:中国传统经典系列、百年浙江传承系列、世界美术引鉴系列、学术研究探索系列、典藏精品活化系列、现代艺术综合系列等。
2016年,浙江美术馆创立“东方智慧”自主策展品牌,旨在策划一场“向西归东”的精神之旅。2016年的“湖山胜概——西湖主题水印版画展”、2018年的“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都是这种文化气韵的集中体现。
多幅西湖主题的水印画,用传统册页的形制连缀起来,放在“w”形的特制展架上。远远看去,画的本身就像连绵起伏的水波,“波光粼粼”的视觉之美正契合画展中西湖的意象。“原来画展还可以这么‘玩’。”有观众走进“西湖水印版画主题展”展厅,不由这样感叹。
发端于中国、蕴含东方美学精神的水印版画,怎样把它1400多年的历史演变更好、更美地展现出来?浙江美术馆策展团队在展陈内容、展陈手段上都创新尝试,展品中不光有代表性的版画作品,还有雕版实物装置作品以及古籍文献等展示,调动各种手段综合展示艺术之美、景观之美和传统技艺之美。这一展览已输出到日本、捷克、德国等国展出,去年底还在香港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跨年巡展。
近年,浙江美术馆的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王铎作品展、安格尔的巨匠之路、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等高质量展览,“排队”场面已成常态。像“神笔”王铎的草书魅力,吸引了国内各地赶来的观众,还有不少来自日本等国的海外观展者,有人说,“打飞的”来看都值得。“把莫高窟都搬进美术馆”的敦煌艺术展等经典展览,至今还有不少观众感念其盛况。
“助推中华文化融入当下、走向世界,这也是美术馆弘扬先进文化的努力。”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应金飞用诗意的表达传递这一理念,他说:“秉持浙江精神的理性光辉,叙述波澜壮阔的前尘往事,将沉落于历史长河的人文光影重投于时间之墙,让历史的故事以艺术的方式走向社会公众。”
发挥文化优势,构建近现代美术藏品体系
浙江美术馆所处的这片依山近湖的地方,沉淀了太多的历史故事。800多年前,南宋画院的画家描绘湖山胜景,成就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高峰。90多年前,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后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在西湖孤山创立,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后来的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路校舍,与浙江美术馆相隔不远,邻近处还有潘天寿纪念馆、唐云艺术馆等串珠成链。
这般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传承,也成就了众多艺术大师与浙江美术馆之间独特的渊源和感情。
“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画吧。”2010年,浙江美术馆曾办过一场“东西冠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汇集大量精品画作。馆外南山路两旁,展览宣传标语上印的是吴冠中写的这句话。展览还未落幕,先生辞世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2009年底,开馆之初的浙江美术馆接受了一份沉甸甸的捐赠。吴冠中捐出他晚年创作的56件彩墨、水墨、书法作品,像油画《眼》,是他仅有的画猫的作品,当时先生将画从家中客厅墙上摘下,亲手交与上门拜望的浙江美术馆工作人员;还有16件其它大师作品,包括林风眠、陈之佛两位师长作为新婚礼物赠予吴冠中、朱碧琴伉俪的珍贵画作。2010年11月,吴冠中长子吴可雨再次向浙江美术馆捐赠先生创作于1978年的《云南行》系列速写48件。
如今,浙江美术馆是境内收藏吴冠中捐赠作品最多的美术馆。今年适逢吴冠中百年诞辰,众多美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已对浙江美术馆年内即将举办的吴冠中纪念特展翘首以待。
早年曾于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的吴冠中,将浙江、将杭州视作艺术故乡和精神故乡。先生将画作无私捐赠给浙江美术馆,也是捐给了此间的诗画山水,捐给了往昔的艺术行旅和师友渊源,捐给了文化浙江的深刻印记。
同样情牵故里的,还有浙派人物画大家周沧米,将2672件作品及诗文文献捐给浙江美术馆,他在弥留之际接过收藏证书,说:“这是我的艺术人生中最后的辉煌。”浙派人物画创始人之一李震坚的家人,捐出画作及素描、画稿等4028件,是浙江美术馆开馆后接受数量最多的一宗捐赠。
十年间,通过征集、接收捐赠、收购、组织创作、寄存代管等途径,浙江美术馆从“零藏品”起步,已收藏2.3万余件不同种类作品,以浙江地域为主线的近现代美术藏品体系逐步形成。
破“准博物馆”思维,建“有机美术馆”
“你们的‘镇馆之宝’是什么,在哪个展厅?”应金飞有时会面对这样的提问。他认为,消解对于“镇馆之宝”过分热衷的追捧,构建一个融“策展—创作—展览—典藏—交流”为一体的“有机美术馆”,恰恰是浙江美术馆一直在做的探索和尝试。
现代美术馆作为博物馆的演进形态,在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博物馆的定位和功能。国宝级的历代名画确实大都藏于博物馆,一些美术机构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典藏“焦虑”。
应金飞说,浙江美术馆首个十年里积累下不俗的藏品“家底”,但今后的工作重心不是简单地扩展项目和藏品规模,而是要打破“准博物馆化”的惯性思维,真正扬己所长,在展示“有形之物”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场域”的研究、确立和展现,从艺术、社会、人文等层面有效扩展美术馆的综合影响力和创新生长力。
像作为中国现代美术重要策源地的国立杭州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其薪火相传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观念,正是浙江美术馆研究的重点和特色。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艺术思想、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艺术思想,这两条学术脉络始终交叠贯穿学院90多年的发展历史。兼容并蓄的学术品格、人文湖山的诗性气质、文艺复兴的使命担当、勇立潮头的先锋意识,是学院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对“国立艺专体系”这样代表性的典藏专题,浙江美术馆有长期深入的学术研究。
对美术馆的典藏而言,收藏名家名作的同时,更有深远意义的是明晰其艺术理念、学脉传承之精义。像浙江美术馆通过大量李震坚的速写手稿比对,解析浙派人物画的创作本源,进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内涵,引导观众通过手稿作品贴近艺术家的创作脉搏,体认他们寻觅精神世界通路的痕迹,认知人文艺术的感性魅力。
作为“有机美术馆”的功能组成部分,浙江美术馆近年来在推动东西方艺术对话、中外文化交流,培育青年艺术家群体、推广现代人文艺术项目等方面也不断尝试,担负起更深远的文化使命和社会美育引领责任。美术馆是艺术的殿堂,也是传播美的公共大课堂。
适逢浙江美术馆开馆10周年,今年7月,浙江美术馆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馆庆10周年浙江美术作品展”。“盈藏华章”“丹心塑美”“溯源追梦”三大板块,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地域艺术名家的重要作品、浙江美术工作者在全国获得重要奖项的艺术作品以及近十年来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的优秀作品。
如何以多元创新的浙江精神响应国家文化建设的整体格局,如何寻求更富创新性的思路,推行更具针对性的现实举措,浙江美术馆一直在摸索、在叩问,也将再续写、再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