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1月31日 星期四

过年何必忙返乡 亲人团聚便是年

寻访城里别样的年味

刘发为 高 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1月31日   第 11 版)

  家长驮着孩子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新悬挂的灯笼前拍照留念。
  陈晓根摄(人民视觉)

  上海田子坊景点里红灯笼高挂,呈现出新春佳节喜庆的节日气氛。
  周东潮摄(人民视觉)

  愈近年关,年味愈浓。

  城市里,年味是什么?每个城市各有不同。在北京,年味是长安街挂起了红灯笼;在上海,年味是城隍庙前摆放的春节吉祥物;在广州,年味是商场橱窗里一件件红色的新衣;在深圳,年味是超市里红红火火的新年音乐。

  在北上广深,这些个似乎都是“年味”,但又不全是。

  年的身影

  猪年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换上了全新的“奇妙中国年”春节主题装扮。园区内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特色贺年活动,让每一位在上海过年的游客和市民,都能够体验到迪士尼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独特乐趣。

  从乐园大门口、米奇大街,再到奇幻童话城堡前,色彩鲜亮的米奇灯笼,喜气洋洋的中式春联,以及各种造型的剪纸、花卉等,将整个上海迪士尼乐园装扮得异彩纷呈。而为了契合中国农历猪年,乐园选取了其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里的卡通人物小猪“火腿”,成为此次主题装扮的主角。在各处装饰上,游客们都能看到这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十二生肖内象征猪年的生肖壁画,也已装饰一新,两边还贴上了“新年快乐、招财进宝”的春联。

  如果说北方人的年味与雪有关,那么南方人的年味就与鲜花紧密相连。尤其对于不下雪的深圳来说,逛花市、购年花是深圳十分具有年味的迎春活动。

  深圳将在今年重启大型迎春花市,希望市民在买花赏花中能够更好地感知年味。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迎春花市将在传统花市的基础上融入人文、慈善、手工艺等元素,并且在展位中设置了慈善公益、非遗文化展示、手工艺等区域,将其打造成一个充满人文情怀、富有传统气息而又别具一格的迎春花市。这不仅让市民拥有更好的买花赏花体验,也让迎春花市的现代文明内涵更加丰富饱满。一个情感味和文化气更加充沛的迎春花市,也必将给深圳带来浓郁的年味。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深圳过年。某种程度上说,一座城市的年味浓不浓,就在于这座城市的迎春活动是否丰富多彩,文化韵味足不足。深圳迎春花市能够接续传统、连接情感,正契合了中国年的内涵:年的真正魅力本就不在于形式,而在团圆祥和的情感里。

  年的风景

  “反向春运”是近两年出现的热词,年轻人春节不回家,把父母接到自己在的城市过年,春节过后父母再返乡。北上广深等地是今年“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

  马梦晨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北京已是第三个年头,他准备把父母接到北京过年。“爸妈很少出来玩,他们舍不得花钱,又放不下家里的大事小情。今年和爸妈聊了一下,春节回家的票不好买,恰好一个朋友准备回家过年,我就租下朋友两居室的房子,让爸妈来我这里过年。”

  然而,马梦晨爸妈舍不得坐儿子买的三百多的软卧票,悄悄改成了硬座。马梦晨知道后非常心疼,坚持要改回去。最终,马梦晨爸妈准备坐十几个小时的硬卧来北京。

  “我想让爸妈出来看看,这里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马梦晨准备请一天假提前收拾好房间,买好菜,等到三十去车站接父母。“准备了很多‘明帝捆香蹄’‘沙沟香油’,都是要给小马朋友的,请他们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马梦晨爸爸在电话里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爱北京天安门,这些不看看怎么叫去了趟北京呢。”

  对爸妈即将在北京过年的四天时间,马梦晨心中早有了计划:“第一天是天安门、故宫和景山公园,第二天去八达岭,第三天去颐和园和圆明园,最后一天去逛逛天坛,还有北京的胡同。”

  “如果有时间,我很想多带爸妈在胡同里逛逛。北京很包容,是一座有故事的老城,在这里你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认识有意思的灵魂。”马梦晨期待这个在北京过的年,“过年的意义就是团圆。父母过来了,我的年味儿也就有了。”

  年的温情

  一路走来,广州一德路沿街都是别具岭南风情的骑楼。经过了干货和海味的路段,便是一片充满年味的“红色”海洋。红色是华夏喜庆与吉祥的象征,春节又怎么能离开红色。商家们早早把年货摆上架卖。

  货架上的年货琳琅满目,有传统的春联、福字、红灯笼等极具年味的装饰品。其中有很多以猪为主题的贺年商品,十分应景,告诉人们猪年越来越近了。

  临近年关,北京东三环上的全国农业展览馆里同样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老北京年货大集是市民们采购年货的盛地。

  重庆永川的老唐一家在这里卖腊肠有四年了。“我常年在全国各地跑会展,展示我们的腊肉、腊肠,像云南南博会、武汉农博会、海口农博会……但每年一到过年我都会来北京这儿。”老唐在农展馆门口一边拉货一边说,“很多人过年来这买年货,这里各地的特产都有。像我们那里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腊肠、腊肉,在北京想吃到地道的腊肠,还就得到这里来买,很多都是回头客。”

  “十四年前,偶然跟着市里去参加展览会的时候发现了商机。”老唐说,“当时跟着市里去开会介绍咱们的特产,发现这不仅可以推广我们当地的特产、民俗文化,还可以增收,就决定要做这一行。”

  说起这几年来的变化,老唐撸起来袖子笑着说:“现在朋友几家也和我们一起出来做,日子越过越好,养家是肯定没有问题。”

  来买腊肠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王大爷告诉记者:“女儿爱吃,她之前去四川玩过几次。现在孩子在北京上班,我和老伴在保定住,也退休了。今年孩子把我俩接到北京过年,年夜饭就准备做个腊肠。”

  刘大妈一家三个老人围在两岁的小外孙旁边,手推车上堆满了年货。“这是我们今年来的第二趟,买了鱼、土蜂蜜,还有准备放在客厅里的映山红。亲家母就是北京人,我们两口子是东北的,在北京租了房子照看小外孙。过年也不回东北了,等春天暖和了再回家串串门。”

  “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刘大妈笑着说。

  过年永远是辞旧迎新最期待的精神寄托。对于城市,“年”不仅是一个节日,还是一股巨大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所在,彰显着团圆的激动和生活的温暖。

  城市和过年相伴,别样有趣。

寻访城里别样的年味
到冰城享受冰雪欢乐
东阿行
冷资源 热关注
人工智能旅行平台上线
寻找“安心城市”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