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1月25日 星期五

热爱汉语的马盖一家

何明清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1月25日   第 09 版)

  “小小马盖”在认真学习汉语
  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供图

  塞拉利昂共和国位于非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克里奥语名字——SALONE。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小村TREE PLANTING,有一户姓“马盖(Margai)”的人家,在当地非常有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家族的名气不是因为财富,不是因为权力,而是因为与汉语、与中国结下的奇妙之缘,被称为“SALONE汉语之家”。

  与汉语结缘的一家

  马盖家有6位家庭成员——父亲、母亲、三儿一女。一家之主“老马盖”是当地一所国际学校的英语老师,贤惠的母亲在家打理家务、照顾儿女。

  成熟、懂事的大儿子“大马盖”的中文名叫马新强,是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培养的第一批学员。他来塞拉利昂大学孔院注册时已经比其他学员晚了整整1个学期。但看到他那对汉语课热切而渴望的眼神,孔院的老师同意他暂时和大家一起上课。很快,老师们发现,大马盖有着很好的语言天赋,汉语语音和理解能力非常好,便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

  为了赶上大家的学习进度,大马盖异常勤奋、努力。他每天捧着一本汉语水平词汇本,随时随地复习。同时,他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热心于各种中华文化活动,大胆地用汉语表达自己。下课之后,大马盖常常跑到办公室向老师请教尚未弄懂的汉语问题,他进步的速度令同学和老师惊讶不已。

  在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首届汉语知识竞赛中,大马盖荣获冠军,并在塞大孔院第一次承办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中,取得HSK三级第一名的好成绩。2014年大马盖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赴北京语言大学深造,并顺利获得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学位。

  小马盖成“汉语迷”

  马盖家的二儿子也喜欢汉语,塞拉利昂大学孔院的老师亲切地称他为“小马盖”。在哥哥的影响下,小马盖也成为不折不扣的“汉语迷”,学习汉语的那股子拼劲丝毫不逊于哥哥,是孔院的明星学员。

  大马盖赴华留学后,常常与弟弟畅谈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感受,并发送图片、视频让弟弟见识中国的发展、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

  在老师的帮助和哥哥的鼓励下,小马盖在汉语学习方面屡创佳绩:他仅用1年半的时间就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在第十六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塞拉利昂赛区选拔赛中,他以堪称完美的表现力压群雄,摘得冠军;并在中国举行的总决赛中荣获“网络最佳人气奖”。

  2017年9月,小马盖如愿以偿地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赴北京语言大学继续追寻他的“汉语梦”。

  在塞大孔院奖学金生欢送会上,小马盖深情地说:“很多人说我能学好汉语是因为哥哥的影响,还有人说我有学习语言的天赋。但我想说,如果没有孔院老师在周末给我们加课辅导,我不可能获得这样大的进步。谢谢孔子学院,也谢谢我的老师们!”

  中国,我来啦

  来到中国,马盖兄弟俩的生活更加精彩。哥哥大马盖从北京语言大学毕业后受聘于河北唐山一家企业,担任宾客关系部经理,为中塞两国的文化、旅游交流搭建桥梁。

  迷恋中华文化的他鼓励自己的女友娜娜认真学习汉语,研习神奇的中医文化。2017年9月,娜娜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奖学金。

  热爱旅行的弟弟小马盖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醉心于研究中国功夫,其流利的汉语和精湛的武术获得塞拉利昂驻华大使的青睐,多次前往使馆表演中国武术。

  当谈起两个儿子先后因学习汉语而远赴中国、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时,父亲老马盖自豪不已。他说:“我非常感谢中国、感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我的两个儿子是我们马盖家族的光荣。”

  小小梦想心中扎根

  当两个哥哥为汉语痴狂的时候,家中最小的弟弟——只有5岁的“小小马盖”听着父亲、母亲和邻居们自豪地谈论哥哥们学习汉语的成就,心中充满了崇拜之情和对中国的向往之意。

  2017年塞拉利昂大学弗拉湾学院附小教学点的开设,使“小小马盖”也成为塞拉利昂大学孔院的一名小学员。

  当孔院老师作客家中时,小弟弟捧出作业本让大家看他工整的汉字书写,并为老师们背诵汉语儿歌。他悄悄告诉老师:“我要好好学习汉语,将来像哥哥们一样去中国留学。”

  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于2012年成立,中方合作院校为赣南师范大学。目前,孔子学院已在当地设立12个教学点,2018年注册学员达5000余人。全年组织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近百场,吸引近3万人参加,成为了中塞人文交流和民间友好的重要纽带和桥梁。而“SALONE汉语之家”的故事只是各国人民彼此学习、沟通、了解的一个缩影。

中文名,你起对了吗?
学中文 品文化
我最喜欢的中国节日
热爱汉语的马盖一家
责编:赵晓霞 邮箱:xiaoxiapeople@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