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0处,7.8公里长中轴线贯穿全区。这就是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文化的集大成者和重要展示区,东城区有着高品级、多种类、数量丰富的文化资源。
文化,既是东城区的“王牌”,也是东城区的“使命”。2017年10月,东城区正式出台《东城区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其中,“戏剧东城”是东城区立足戏剧文化资源,将戏剧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全面打造城市形象的创新文化品牌。
老城区注入新活力
据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家雷介绍,“戏剧东城”品牌始于2007年,如今,东城区已形成王府井、东二环、南锣鼓巷、前门、龙潭五大剧场群,拥有各类演出场馆30多个,形成了集戏剧孵化、演出、交流、剧目创作、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戏剧文化生态体系。《2018戏剧东城蓝皮书》显示,2017年东城区戏剧类演出票房收入达1.81亿元,占全国戏剧类演出市场近一成份额。“到东城看戏”已经成为人们一项重要的文化生活内容。
戏剧观众的培养是戏剧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北京东方文化经济发展集团董事长姜海岩坦言,相较于国外,戏剧在中国居民生活中的普及,仍然需要进一步有效激发和引导。“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补贴,向市民发放惠民票、开展公益演出等,对吸引市民走进剧院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统计,2017年观众数量较上年增长3.4万人次。
2018年,通过购买惠民票,市民卢国斌和老伴儿一共观看了4场演出,有话剧、音乐剧,还带着小孙女看过一场儿童剧。“我们退休十多年了,过去每天就是逛逛公园、菜市场,晚上在家看电视。”卢大爷感慨,“戏剧惠民活动真正让百姓走进了剧场,生活有了文化味儿。”
据了解,2019年东城区将继续增强“戏剧东城”的品牌影响力,发放惠民票不低于2万张,举办“戏剧进基层”演出50场,通过惠民利民政策、品牌文化活动的输出,为老城区注入文化新活力。
中小学校“戏润心灵”
2018年12月24日,东城区戏剧普及成果展演在菊隐剧场拉开帷幕,这也是戏剧东城第二届全国话剧展演季活动之一。据了解,参加展演的24部作品是由东城区干部群众携手创作的,绝大部分都是源自工作岗位或是社区生活的原创剧目。演员中既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刚上小学的孩子。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和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日益重视,戏剧教育在东城区中小学校得到了推广普及。许多中小学校开设戏剧课程、举办戏剧活动、成立戏剧社团,校园戏剧氛围浓厚。2017年,全区共有25所中小学校被评定为戏剧教育特色校。
“参演话剧的演员分布在初二至高三年级,孩子们对角色和剧本的理解因年龄大小有不同,但通过学习戏剧、表演戏剧,加强了青少年群体对民族文化、对历史和国家的理解。”周家雷说,这是戏剧教育进学校的意义,也是2018年东城区首届青少年戏剧节以“戏润心灵”为主题的原因。
戏剧街区美化城市
位于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7号的77文创园,由原北京胶印厂整体改建而成,2014年5月正式开园,如今已成为京城知名的影视和戏剧主题性文化园区,有“戏剧界的横店”之称。为缓解文艺院团排练贵、排练难的问题,北京市文化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公益性戏剧文化平台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设在77文创园,这里也成为优秀剧目的孵化基地。
据周家雷介绍,东城区的17个街道都设有文化中心,可为剧目排演提供便利。
目前,戏剧街区建设、老城复兴等成为东城区老城保护工作重点。东城区将全区17个街道划分成81个一级街区和140个二级街区,分类施策,开展街区更新工作。其中,一级街区前门东区将作为试点之一。
周家雷介绍说,目前已有一些戏剧工作室落户前门东区,开展“戏剧经典诵读”等活动。此外,已经腾退完毕的颜料会馆,梅兰芳小时候曾在附近居住过,或将变身为“胡同里的戏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