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春节临近,体育旅游成为人们的新选择。到远方去登登山、滑滑雪、跑跑步、看看体育比赛,成为新潮的节日风尚。从前“大鱼大肉享受,推杯换盏豪饮”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
这既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观念进步的表现,也是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最好证明。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既有上下一心的共同发力,也是人民群众的主动诉求使然。
在顶层设计、政策引导上,近年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印发,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要求到2030年,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产业繁荣发展,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全民健身不再局限于体育范畴,而是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体育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观察,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有机构分析认为,当人均收入超过6000美元时,体育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大众健身休闲业的发展。换言之,衣食住行的需求之上,大众对运动休闲、健康娱乐的需求自然进入了新的阶段。近些年从马拉松到骑行、从户外运动到体育小镇的发展方兴未艾,正是因为人们对体育与健康、与生活、与成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积极的投入。
如火如荼的体育消费需求,也让中国的体育旅游产业迎来机遇期。各地纷纷开始发展体育旅游,如浙江提出,力争培育3至5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休闲小镇;京津冀地区借力2022年冬季奥运会,共同建设体育旅游休闲基地;新疆推出旅游露营大会、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赛马赛事和马术表演……从而带动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这种全民健身的新风尚,更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象征、民族旺盛生命力的表现,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一名在浙江丽水跑完马拉松的选手冲过终点后感慨:“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只有亲身奔跑,才能感受这种滋味。”体育休闲健身已不再局限于家门口,路子越走越宽,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