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济南的老城区,才明白“家家泉水”的泉城美誉从何而来;细思量,方感受到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从曲水亭街一路向南,逆水而行,巷道纵横弯曲,灰色的瓦,白白的墙,巷子的路用青石铺成,古韵犹存。听着一路潺潺泉水声,蓦然间,王府池子街便露出了踪影。
街的北首是位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腾蛟泉,用青石围砌起来,精致方正,巷壁上有清人石刻的“腾蛟泉”三字。泉水离地半米左右,俯下身子掬一捧清泉,清凉一下子传遍全身。
这天,很幸运地遇到一个老济南,听他讲解,也对王府池子街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王府池子街得名于王府池子,王府池子位于街的西侧,是一处著名的泉池。它属于珍珠泉泉群,北魏时期,此地的美景便为许多文人学士所青睐,这些人常聚于池畔,作“曲水流觞”之饮,并将此处誉称“流杯池”。唐宋时期此处也是一处园林胜地。到了宋代,齐州知州曾巩在此地修建了“名士轩”。
王府池子的正名叫濯缨泉,属于济南“七十二泉”之一,其意取自《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之句。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六·山水二》载:“濯缨泉称湖,前在德王宫内,今在院署西墙外百余步,俗称王府池,围圆四十余丈,由地沟北流,穿民居,出起凤桥下,至院后会珍珠泉水,经百花、鹊华两桥入大明湖。”
德王府,是明英宗二儿子朱见潾所建。濯缨泉就在王府院内,“印月池头月正明,主人曾此濯冠楹。肯夸风景殊人世,却爱源流合圣清”,形象地表露出这位皇子独霸美景、享受美景的得意之情,王府池子也因此得名。后来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从此,“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
如今的王府池子街,有几十户人家,青砖灰瓦的四合院交相呼应,房屋用色恰到好处,结构不复杂但很规整。古旧的民居,配上潺潺的泉水,青青的石板路,窄窄的老巷,古色古香的对联,简单的石板桥,依依飘拂的垂柳,整个就是一幅天然水墨画。还有随时都能跳出来的泉眼,令你惊叹之余更觉怦然心动……
这里的人们以泉为乐,取泉水做饭,用泉水洗衣。傍晚到泉边散步吃饭,汲水浇花……寻常百姓的日子,虽宁静淡泊,但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俨然是隐藏在济南闹市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走在街上,大都市的狂躁和烦闷很快消去,一股超越时空的宁静油然而生……
昔日王府池,今朝百姓泉,从富贵幽居到平民陋巷,王府池子与街巷一起,也是经历了百年沧桑、大起大落,如今,像一位历经风霜的老人,回归自然与淡然。
年代深远的老街幽巷、古朴隽雅的老宅建筑、敦厚悠长的田园文化,蕴含着正宗的济南味,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最让人珍重和难以忘怀的东西,这是老济南的意境和韵味,也是济南的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