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致敬文化 舞台演出

(2018)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29日   第 07 版)

  1.《永不消逝的电波》

  2.《柳青》

  3.《敦煌女儿》

  4.《醒·狮》

  5.《特赦》

  6.《太行娘亲》

  7.《最后一头战象》

  8.《海河人家》

  9.《武训先生》

  10.《关中晓月》

  2018年,全国舞台艺术创作活跃,各地艺术院团、演出机构创演了不少优秀剧目。年终岁末,我们特邀请多位专家、创作者、剧评人对2018年戏剧作品进行盘点,从中选出优秀的代表作,以飨读者。

  ——编者按

     

  剧目推荐人(排名不分先后)

  马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罗怀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喻荣军(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

  林蔚然(《新剧本》杂志执行主编)

  徐健(《文艺报》艺术评论部副主任)

  郑荣健(媒体人、青年评论家)

  闫平(青年编剧)

      

  1.《永不消逝的电波》

  导演:韩真 周莉娅

  编剧:罗怀臻

  出品方:上海歌舞剧团

  宋宝珍:此剧将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改编成形象生动、意象鲜明的舞剧作品。它对历史氛围的表现,对上海文化符号的运用、对当代舞蹈语汇的创新,对于推进中国舞剧的艺术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喻荣军:国内第一部“谍战舞剧”。此剧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红色经典,让老故事与年轻人的情感产生共振。其把肢体剧的方式引进舞剧创作中,形成了全新的舞蹈语汇,用电影镜头来讲述故事,“画面”清晰,动感十足,有电影大片的即视感。全剧既紧张刺激,又情感饱满,精彩流畅,一气呵成。

  郑荣健:该剧打开由“电波”辐射和勾连的无数线索,塑造了地下工作者群像。剧中的小裁缝、黄包车夫、卖花姑娘等形象,是此前舞剧中所未有的。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开阔而充满年代感的历史人物画面、多元时尚而充满现代感的舞台叙事,融汇凝聚成一种史诗的气象、经典的质感。不仅是舞剧题材的重要拓展,更在审美观念、叙事方式、语汇表达等方面留下了浓墨重彩。

  2.《柳青》

  导演:傅勇凡

  编剧:唐栋

  出品方:西安话剧院

  宋宝珍:此剧选取主人公柳青在神禾塬上皇甫村大半生的人生经历,表现其在农村工作、生活、写作的方方面面——历史命运的跌宕起伏和人生境遇的酸甜苦辣。对于农村生活,柳青不仅身入、心入、魂入,而且有独到的感悟和觉悟。此剧塑造了一个真正关心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有觉悟、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文艺家的形象。富有现实生活的厚度与人性思考的深度,整体有乡土特色和中国风格。

  3.《敦煌女儿》

  导演:张曼君 

  编剧:杨林

  出品方:上海沪剧院

  罗怀臻: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也是上海的女儿。由沪剧名角茅善玉塑造舞台上的樊锦诗,题材、人物、神韵,三者合一,相得益彰。七年光阴,对于一位女性演员来说可谓是一大笔生命成本,茅善玉无怨无悔地付出了。因为这个七年,她已经从样貌到举止,再到气质和精神,都与那个生活的原型难舍难分了。因此,《敦煌女儿》不但是沪剧创作的突破,也是艺术家表演艺术的升华。

  4.《醒·狮》

  编剧:罗丽

  编导:钱鑫 王思思

  出品方:广州歌舞剧院

  喻荣军:一台深得醒狮和南拳文化精髓、融合岭南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舞蹈的作品。既结合了醒狮的动作,从点睛、起势,到登高、采青,辗转腾挪、搏摔跳跃,也融入了南拳的神韵,形成独特的舞蹈语汇,而这些也象征着民族的抗争与觉醒。尤其是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音乐和鼓的运用,令观感燃爆,荡气回肠。

  罗怀臻:《醒·狮》的编导是年轻人。该剧举重若轻、寓庄于谐,演出全程令人激情澎湃,震动、震惊、震撼。尤为可贵的是,该剧体现出我们对民族舞剧的创作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民族和地域的不只是表面的民俗和民风,更是一种蕴涵着民族精神和地域情感的、具有人文深度的民间表达。因为具有人文深度,作品显得亲近、自由、高超。

  5.《特赦》

  导演:李伯男

  编剧:徐瑛

  出品方:中国国家话剧院

  林蔚然:该剧高度还原了1935年施剑翘刺孙传芳案始末。在跌宕起伏的案情追溯过程中,围绕情与法之争,不断促使观众进行价值判断。在代入感极强的戏剧情境设置中,引导观众重新审视历史并展开思考。戏剧结构工整,舞美制作精良,是同期话剧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宋宝珍:此剧选取一桩民国公案作为创作素材,叙事线索和表现重点不在于故事的完整性,也不在于塑造饮恨十年、一朝伸冤的侠女形象,而在于从逐级审判过程、法庭内外辩论与社会投射中,开掘情与法、权与法、理与法的扭结与争缠。通过悖论式的矛盾转化,展现这段历史公案的当代意义和人性反思。

  6.《太行娘亲》

  导演:王青

  编剧:李莉、张裕

  出品方:山西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

  马也:场场有戏,处处是戏,悬念和命运紧紧抓住观众。一个只会“养娃顾家”的山村奶奶(赵氏),怎么成长为感天动地的英雄?这个形象怎么塑造?中国有很多好故事,但是好故事严格说来还是素材;怎么讲好,才是艺术家的真本事。这部戏的情境设置具体有力真实,尖锐险峻奇绝;又能在动态过程中完成人物的成长。两代英雄母亲同时诞生,两代艺术家的表演令人赞叹。一个地方剧团的创造,为中国戏曲带来振奋,带来希望,也带来思考。

  7.《最后一头战象》

  导演:何念

  编剧:何念

  出品方:上海木偶剧团

  罗怀臻:一台《战马》曾经让我们看到中外舞台剧的差距。在比较与学习中,《最后一头战象》收获了崭新的成果。从小小的“偶”到庞然大物的“象”,偶的概念、偶剧的概念,因之发生了更新。“象偶”的研发,是创作,也是科研。这次具有原创意义的研发,不仅对于一出剧有意思,也对一门艺术一个行业有意义。该剧是成功的,它不仅表达了人类普遍共有的正义感,也表达了尊重生命的意识。

  喻荣军:本剧改编于沈石溪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探讨的却是生与死的话题。该剧是海派木偶的一次重要突破和转型,尤其是高达3.2米的巨型象偶的设计、制作与运用,既有海派木偶惟妙惟肖的细腻感和生动感,又有对传统杖头木偶技艺的继承和颠覆,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完美融合,让海派木偶焕发出新的光彩。

  8.《海河人家》

  导演:钟海 

  编剧:黄维若

  出品方: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徐健:新世纪以来,话剧舞台上涌现了一批以不同地域“人家”命名的作品,构成了现实题材话剧创作一道独特的景观。《海河人家》延续了“人家”系列作品关注寻常人生、跟踪时代变迁、展现地域风情的特色,同时,又从主题提炼、艺术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剧作以天津海河旁一座小洋楼为空间载体,将8个家庭30多个人物的命运编织进一个近乎生活流式的散文化结构当中,以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幽默细腻的情感表达、扎实稳健的情节架构,完成了个体生活记忆与时代精神走向的对接。让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说话”,让家长里短成为社会变迁的“见证”,该剧在明朗、积极、多彩的“一片生活”中,艺术化地传达了致敬改革开放40年的主题。

  9.《武训先生》

  导演:韩剑英

  编剧:罗怀臻

  出品方:上海淮剧团

  林蔚然:在尊重传统淮剧舞台习惯的基础上,着重突出舞台质感,将现代性植入戏剧,创造了崭新的戏曲审美。奇特的人物经历结合高度写意的舞台呈现,使本剧焕发出动人的生命力。卑贱与崇高、愚昧与觉醒,不同的理念在剧中激烈碰撞,为观众提供一个关于贫穷与富有的全新的思考维度。本剧不仅具有探索层面的美学意义,同时兼具深刻而厚重的现实意义。

  闫平:渴求知识、恪守人性成为武训底色,从角色到剧目,都高扬着人的进取、尊严和善意。该剧提出“再乡土化”理念,是“都市新淮剧”的又一次探索。从乡土化到去乡土化,到再乡土化,剧作家强调的是升级转换和回归。回归本体,让演员的声腔和道白成为舞台主体,让舞台形式回到戏曲诞生之时的说唱艺术年代,但又尊重现代的审美格调,坚持对剧种个性、品格的探索。

  10.《关中晓月》

  导演:何红星

  编剧:郑怀兴

  出品方:陕西周至秦腔剧团

  傅谨:该剧以陕西泾阳女商人、安吴堡女主人周莹为原型,将这位曾经因帮助过西狩的慈禧而被封“护国夫人”的主人公,置于清末庚子国难的时代背景下,其中对女主人公商英与慈禧交锋、解救近代关中大儒刘古愚的义举的描写尤为独到。女主人公在新旧思想更迭之时,面对传统文化承传危机挺身而出,为接续“关学”做出了特殊贡献,角度新颖,也引发人们对商人在中华文明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思考。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致敬文化 舞台演出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