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2月22日 星期六

中国人民的儿子

□张 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22日   第 11 版)

  去邓小平故里,正是冬季,心头却一阵阵热。

  邓小平15岁离开家乡,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再也没有回来。少年时代住过的瓦房、读过书的学校旧址、父亲的墓等等,遗迹还在,当地政府做了修葺,尽量保持原样。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是园区的主体建筑,里面陈列的资料和文物不少。陈列馆的建筑具有四川民居的特色,三个依次排列的斜坡式屋顶相当醒目,象征着邓小平在革命道路上“三起三落”的经历。陈列馆大厅中央的邓小平塑像非常生动,小平同志豪迈的步伐、严峻的表情和坚定的目光,一下子把我拉到中华民族命运大转折的岁月里。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邓小平,把他推到了改变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的十字路口。就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就这样,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40年。

  想当年,改革的阻力相当大。邓小平果断制止了无谓争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他的果断让国家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是正确的。

  故里园区内还有两尊邓小平塑像。其中一尊位于缅怀馆大厅,一进门就可以看到邓小平和农家老婆婆愉快交谈的场景,具有浓浓的田园气息。

  走进塑像旁边的展厅,立刻被一张著名的照片吸引。这张题为“小平,您好!”的照片,我看过无数遍了,但每次看,都会动情。我是在电视直播里第一次看到这个历史性画面。当时大学生游行队伍正通过天安门,走着走着,突然就亮出了这幅标语。全场一片欢腾,群众情绪达到了高潮。对小平同志的感恩热爱之情可以有千言万语,但没有比这四个字更朴实更真切的了。

  第三尊邓小平雕像安放在茂密的树林中间。邓小平坐在一张藤椅上,表情安详平和,目光睿智从容,仿佛有一种神奇的穿透力,能看到深远的历史,也能看见遥远的未来。

  雕像周围原来应是空地,供前来凭吊的人植树纪念。树种多了,就成了林子,越来越茂盛。

  仔细看种树人的留名,有的是领导干部,有的是邓小平的家人,还有的是普通民众。他们好像孩子般围坐在邓小平身边,聆听老人语重心长的教诲: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老百姓常来这里,献上一束鲜花,鞠一个躬,走到雕像身边,说一声:“小平,您好!”或大声,或轻声,或在心里。风无论是热的还是冷的,都会把人们的声音传得很远。

中国人民的儿子
光辉岁月
拓荒牛(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停在包河的月色里
敬畏殷墟
责编:邹雅婷 邮箱:huawenzuop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