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国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浪潮滚滚向前。一批批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年轻人,远赴海外,或负笈求学,或创业经商,在异国他乡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40年间,他们凭借勤奋、智慧与勇气,在海外站稳了脚跟,又因一份难以割舍的桑梓情怀,始终心系故土,以各种方式参与、支持中国发展,并因此而获得更多机遇与自信。
40年,于人乃不惑之年,于国则辉煌巨变。回望轰轰烈烈的40年,不难发现,这批改革开放之后走出国门的新一代华侨华人,早已在中国发展变革的鸿篇巨制中,写下属于他们的华章。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5名身处不同大洲的新一代华侨华人,听他们讲述与中国同行的难忘岁月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期待。
丁列明:
“最好的时代和机遇”
12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侨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正在举行。丁列明,贝达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作为今年8月评选的侨界十杰的代表发言,感慨万千:“人民大会堂见证了我们的成功和发展。”
2011年,在这里,丁列明团队举行了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的上市发布会。这款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打破了进口药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2016年,也是在这里,丁列明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了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证书。这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首次获此殊荣。
而从2013年至今的每年3月,丁列明还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这里参加全国两会,与人大代表一起,共商国是。
“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个人同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列明将这一切归功于改革开放。
1977年,高考恢复。两年后的夏天,浙江嵊州的一座小镇里,16岁的丁列明收到了浙江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乡亲的祝福中,他兴冲冲地准备着赴省城杭州求学的行囊。“在那之前,县城是我去过最大的‘城市’”。
那时的丁列明想不到,10多年后,他会走得更远。
1992年,国门越开越大,公派留学、自费留学渐成气候。已是浙江医科大学教师的丁列明,获得了公派留美的宝贵名额。
“晚上八九点钟,从飞机上望下去,整个城市灯火通明,非常震撼。”初到美国的第一印象久久留存于丁列明的记忆深处。紧接而来的,是美国先进的科研技术带给他的巨大冲击。“当时,中国国内的创新药研发完全是空白,而美国很多分子技术已十分超前”。
那时的丁列明想不到,10年后,他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眼前“全新的、前沿的”一切。
2002年,不少中国学生正在备考托福、申请美国高校,已经在美国安家立业的丁列明却“逆向而行”,决定带着已有一定研发基础的创新药项目,与合作伙伴回国创业。
面对质疑,丁列明非常坚定。“美国不缺这样的研发项目,做成了只是锦上添花。而中国的新药研发,尤其是靶向药研发,仍是空白。中国的癌症病人需要我们回去。中国鼓励海归人才回国的政策支持更让我们充满信心。”
此后的16年,丁列明一头扎进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和团队携手努力,在政府一系列资金、政策的支持下,走上了项目从研发到产业化、从市场化到公司资本化的道路。“如果我们当初不回国,是做不到这些的”。
如今,丁列明团队研发的埃克替尼,已惠及18万多名晚期肺癌患者。他们自主研发的第二个创新药在不久之前提交了上市申请,有望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研发、在全球同步上市的创新药。
“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机遇。”回顾自己与祖国共同走过的40年,丁列明由衷感叹。
余俊武:
“见证中华文化走向海外”
11月10日,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厅剧场内,灯火璀璨。旗袍、京剧、民族舞蹈……舞台上,一系列中国元素赋予这座典雅复古的西方剧场别样风情。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华侨华人抵达澳大利亚200周年。我们亲身见证了海外中华文化发展的足迹。”余俊武说,悉尼华星艺术团组织筹备的这台名为“一路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传达的正是澳大利亚华侨华人日益强烈的民族自信。
余俊武来到澳大利亚已有31年。1987年,他放弃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师职业,和妻子一起赴澳大利亚留学。
彼时,这对爱好艺术的年轻夫妇,对于南半球那个他们将要长期生活的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悉尼歌剧院”。而他们选择出去的原因很简单,想看看世界。
“我们是国门打开后,放飞的一批风筝。”余俊武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着“风筝”摇摇曳曳,飞向远方。然而,无论飞得多远多高,线头永远都在故乡。
“来到澳大利亚31年,我几乎每天都在做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事。”余俊武说。
而今的他,是澳大利亚悉尼华星艺术团团长。这个成立4年的团体,基于拥有28年历史的文化机构“澳华文联”而设,下属48个艺术分团,涉及舞蹈、相声、越剧、京剧、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团员达2300多人。每年各市郡政府主办的嘉年华艺术节等当地重要节庆活动,华星艺术团的节目总是其中一道亮丽风景。“粗略统计,2018年,有120万人次观看了华星艺术团的各类演出,其中65%为非华语背景的当地观众。”
这样的文化盛景,是初到异国时的余俊武完全不敢想象的。“当时,澳大利亚就像一片中华文化的沙漠,文化活动局限于舞狮舞龙。甚至还有人问,中国人怎么没辫子?但恰恰是沙漠,才有空间让我们去填补。”
时隔30多年,有一个画面,仍常浮现在余俊武的脑海之中——
1987年,一个周末,在悉尼中国城附近的一个停车场,一群华人早早聚集在一起,有做服装的,有做道具的,有练台词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兴奋的笑意。“排练结束后,大家会依依惜别,期盼着下一个周末排练的到来。”
8个月后,余俊武带着这群黄皮肤的面孔,登上了悉尼的舞台,用广东话表演了经典的话剧作品《雷雨》。澳大利亚政府后来称,这“填补了澳大利亚华人话剧史的空白”。
“通过那台话剧的排练,我找到了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源泉,那就是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渴望。”这股源泉,深深感染了余俊武。此后的日子里,他组织当地华侨华人举办了澳大利亚华人圈的第一台春晚,创立了当地第一所儿童艺术学校,带着新移民艺术家第一次踏上悉尼歌剧院的舞台……中华文化的种子在南半球的土地上生了根,发了芽。
如今,回望那一个个闪光的“第一次”,余俊武的心里充满感激:“我们新一代移民是幸运的。改革开放为我们打开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改革开放的意识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发了我们强烈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的成果带动了我们在异国他乡发展的速度,让我们受益无穷。”
邝锦荣:
“开放中国大步走向世界”
在许多中国人的记忆里,1992年的春天是不同寻常的。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
“中国将会一直坚持改革开放。”当时,广州新会医院里,年轻的儿科医生邝锦荣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我一直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趋势。”当年的年轻医生已经成为泰国泰荣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泰中侨商联合会会长。谈起20多年事业发展的成就,邝锦荣坦言,“我的成长历程与改革开放的步伐是完全一致的。”
1993年,29岁的邝锦荣决定到泰国闯荡。初到泰国时,他主要从事针灸工作。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邝锦荣把目光投向了海产品出口业。
“目标市场就是中国。”邝锦荣说,“当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到第15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国外高规格海产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在国际贸易领域打拼多年,邝锦荣切身感受到,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正越迈越大。
“1995年,公司只有4名员工。现在,我们已经是泰国最大的高档海鲜产品企业。”邝锦荣自豪地说,“开放的中国正大步走向世界。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泰‘一家亲’关系进一步深化,我们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据泰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泰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741.4亿美元,占比约16.1%,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泰经贸关系的发展让邝锦荣备受鼓舞。今年11月,他的公司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如今,邝锦荣又有了新的商业布局,“明年,公司将会与几个大的贸易公司开展合作,进行全球采购,以满足中国市场对优质海产品的需求。”
除了经营自己的生意外,邝锦荣还担任泰中侨商联合会会长。他积极扶持来泰创业的中国企业家,帮助中国企业更好的“走出去”。“侨商联合会下设法律委员会和侨商智库,我们将为中国企业家提供法律支援、商业信息。一条龙的创新创业服务。”邝锦荣说。
一个新的“春天的故事”正在续写。
朱培华:
“用音符记录伟大时代”
“这是座美丽的城市,湖在城中央,花开家门旁……”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一首充满江南韵味的歌曲《九月杭州桂花香》飘荡在杭州的大街小巷。这首献礼G20杭州峰会的原创歌曲还被刻录成光盘,作为礼物送给出席峰会的外国嘉宾。
它的曲作者朱培华,是一名旅居卢森堡和德国30年的杭州人。
歌曲开篇,婉转悠扬的小提琴曲奏出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越音引子,副歌部分则加入了西方交响乐的合奏,这是朱培华的精巧构思。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备感自豪。”谈起自己的创作初衷,朱培华说,“这是一首把杭州、把中国唱给世界听的歌。”
朱培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师从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1988年,27岁的朱培华为了和先期出国的妻子团聚,揣着40马克来到卢森堡。从中餐馆里端盘子的“跑堂工”,到一家集生物健康、金融、餐饮等多领域于一身的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朱培华走出了一条精彩的异国创业路。
“改革开放为世界带来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大市场。对我来说,这是难得的投资机遇,也是广阔的发展空间。”朱培华感慨道,“对生活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带来的震撼更加强烈。”2013年,朱培华响应“浙商回归”的号召,将工作重心转向国内。
除了商业机遇,这种震撼还带给朱培华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
“踏着滚滚钱江大浪,从浙江大地起航,起航……”《浙商之歌》赞颂了改革开放大潮中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高桥通天堑,深海潜蛟龙……”《劳动托起中国梦》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朱培华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音乐作品,如数家珍。
“心中有情谊,笔下就有乾坤。”在朱培华看来,对祖国的眷恋是他进行音乐创作的情感源泉。由他谱曲的歌曲《祖国,祝福你》作为2016年世界华侨华人春晚的主题曲,在海外侨胞中广为传唱。“多少回我面朝东方,衷心地祝福你,祖国我爱你……”朱培华动情地念起歌词,“这是我们的心声,很多侨胞听到这首歌都落泪了。”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带给我创作的灵感。”朱培华说,“我想用音符记录中国砥砺奋进的每一个脚步。”
尹晴日:
“每三个月就有大变化”
“每三个月就有一个大变化。”卢旺达华侨华人协会暨卢旺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尹晴日回忆起20多年前的深圳,仍记忆犹新,“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座崛起的城市正是中国的缩影。”
1996年,大学毕业的尹晴日来到深圳从事手机生意。此时,深圳经济特区已经建立了16年,整座城市充满了蓬勃的活力,资金、技术、人才飞速聚集,无数年轻人在这里寻找梦想。“深圳正在从一个小渔村向国际化大都市转变,市容市貌日新月异,与中国内地城市完全不同。”尹晴日说。
在这座年轻的城市里,尹晴日度过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10年。2006年的一次商务考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6年9月,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组织了一批企业家到非洲的埃及、肯尼亚和卢旺达进行商业考察。尹晴日就在其中。当时,卢旺达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手机在当地的普及率很低。他敏锐地发现了商机。
作为一个“行动派”,尹晴日迅速开始筹划。他联络卢旺达的信息产业部、移动运营商MTN及部分手机经销商,进行了前期的市场调研。2007年,尹晴日投资成立“ALINK技术”公司,是南撒哈拉地区首家手机组装厂。
从中国南方的经济特区深圳到位于南撒哈拉沙漠的东非国家卢旺达,尹晴日的事业开启了第二个10年。“当时年轻啊,一冲动就来了。”尹晴日笑着说。
2007年,尹晴日的公司联合深圳一家合作企业,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卢旺达语手机。该手机物美价廉,一上市就受到热捧。在2008年8月的卢旺达基加利国际博览会上,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亲自来到尹晴日公司的展台参观。
这台带着中国技术和创新气息的手机在卢旺达备受赞誉。在2008年的基加利国际博览会上,“ALINK技术”公司荣获IT领域第二名,仅次于卢旺达电信。2009年,公司又在卢旺达首届IT大会上荣获最具出口潜力奖。
2015年,尹晴日牵头举办了首届东非中国经贸论坛基加利峰会,为中非企业经贸合作牵线搭桥,并直接促成了卢旺达WestHill咖啡与中国苏州一家食品公司的合作。
“我是从深圳起家的。改革开放40年带给中国和中非关系的变化是巨大的。”尹晴日赞叹道,“今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到卢旺达考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