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从“红手印”到“红证书”再到“分红利”

凤阳小岗村有了新变化

本报记者 叶 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17日   第 03 版)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农业“大包干”,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40年过去了,当年的农民们生活得如何?小岗村有了什么新面貌?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小岗村,目睹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新变化。

  当年农民开起农家乐

  踏上小岗村的友谊大道,造型整齐的两层小洋楼排列在两侧,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原来,村民们搬入新居后纷纷开启了“前店后宅”模式。今年75岁的严金昌是当年按下红手印的18位农民之一,如今,他开起“金昌食府”当起了老板,他家的餐馆就位于这条大道上。

  据严金昌回忆,40年前,小岗村是有名的“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的“三靠村”,大家都吃不饱肚子,他也曾到江苏等地逃荒要饭。“大包干”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小岗村一年跨过温饱线,村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严金昌告诉记者,“我们的生活很好。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家家户户住小洋楼。”

  当年农家变为新景点

  “当年农家”是当年的“大包干”签字室所在地。40年过去了,这里成了小岗村的热门旅游景点,大家纷纷前来感受当年的环境,致敬中国人的创举,也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旅游是小岗村产业发展的发力点之一。小岗村党委书记沈仁龙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产业的支撑,小岗村的发展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这些年,小岗村不仅大力发展旅游,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启动了乡村赋能工程。

  严宏昌现在忙起了经营网店,通过互联网售卖粉丝、黑豆等土特产。严宏昌告诉记者,网店的业务量每个月都在增加,村里挣得多的一个月能卖两三万元。

  乡村振兴有了新盼头

  在小岗村民家里,都有一本“红证书”,即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证。小岗村民知道,这不是本压箱底的证书,它是可以抵押贷款的活资产,也是参与入股分红的新凭证。这源自凤阳县着力推进的“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今年2月,小岗村民首次领到了人均350元的集体资产收益分红,实现了从40年前“户户分田包地”到40年后“人人持股分红”的转变,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主人。

  今年3月出台的《小岗村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中,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产业兴农战略、完成小岗5A景区创建等目标一一在列。严金昌说,希望后辈要秉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要加油干,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海南冬交会订单创新高
楼市平稳特征明显(锐财经)
中央宣传部等15部委部署开展明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专家在京探讨新能源汽车发展
传承黄梅戏 非遗展魅力
“河长制”确保洱海湖水清澈
凤阳小岗村有了新变化
科技创新大赛比拼创意
责编:聂传清 孔德晨 邮箱:hwbj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