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珍藏半个多世纪的照片簿,一张张老照片像家庭档案一样,记录着我们一家人步步高升的生活场景。最使我难忘的是4次搬家时拍摄的4幅照片,每一幅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第一张是黑白照片,我和妻子站在婚房前留影,拍摄于1973年。上世纪70年代初,我家8口人居住在祖辈留下来的3间破草房里。1973年,父母为了给我一间像样的婚房,千方百计筹措了300元钱,在3间老屋的西边搭建了两间新草房。新草房比原来的老屋要牢固结实得多,南北墙面还开设了窗户,通风透光。结婚那天,我和妻子搬进新房,看着刷得雪白的墙壁、门上贴着的大红双喜字,我妻子脸上洋溢着甜蜜的微笑。新婚第3天,前来贺喜的镇文化站站长老钱给我们拍下了这幅照片。
第二张照片是一张6个人的全家福,父母、我们夫妻俩及两个儿女喜笑颜开地站在二层小楼房前。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我们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收入逐步增多。那年秋天,我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又东借西凑了3000多元钱,把旧草房拆除,在原宅基地建起了二层小楼。10月底,我们全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小楼,第一次住上了楼房。搬进楼房的那天,我用海鸥相机拍下了这张全家福,纪念新楼房的落成。
第三张照片是我父亲庆贺三层新楼房落成时的一张彩色大特写,只见他笑容满面,对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频频举杯。由于1981年建的二层小楼屋顶渗水,墙壁脱落,1990年我再次翻建了三层新楼房。新楼基脚用钢筋混凝土浇制,窗户也用上钢窗框架,房屋结构十分坚固。楼房竣工后,又进行了装饰,楼上楼下布置一新。
在鲜花盛开的5月,我们搬进新楼房。搬家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大堂里欢声笑语不断。66岁的父亲笑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赞党的政策好,让农民过上了富裕日子。摄影师小龚看到我父亲的高兴劲儿,赶忙按动快门,抢拍下了这张彩色大特写。
第四张照片是我86岁的母亲坐在轮椅上,周围簇拥着儿孙,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2006年初,小辈们不满足长辈在农村创立的基业,纷纷涌向城镇发展,青睐城镇的商品房。那年3月,我儿子在镇上购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小高层居室。8月份装修完毕后,儿子动员我们一起搬进去住。于是,我们又第四次搬家,住进了镇上的小高层。
搬家那天,80多岁高龄的父亲用轮椅推着瘫痪的母亲,乘电梯来到新居。在宽广的洒满阳光的阳台上,老母亲坐在轮椅里看看远处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又看看远远近近的一幢幢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高速公路,高兴得笑个不停,脸上的皱纹像盛开的秋菊花。我女儿连忙拿起数码相机,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镜头。
这4幅搬家照,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全家4代人的生活景象,也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广大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要把这些照片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