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2月05日 星期三

陈河

海外华文文学不会衰退

高 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2月05日   第 06 版)

  “距离无疑对我的写作产生影响,去国离乡多年,回过头来再看过去经历的那些事情,心里反而更加清楚,写出来的东西和以前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陈河这样形容多年来与故土“审美距离”。

  旅居海外多年的著名华人作家陈河近日被意大利巴勒莫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其缘起正是这位华人作家于2007年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长篇小说《致命的远行》(2012年改名为《红白黑》出版)。《红白黑》在几年前被译为意大利文在意出版,引发多方好评,巴勒莫市市长在授予陈河荣誉市民称号时表示,这部长篇让西方人真正看见了中国人的内心和他们的历史和生活情况。

  近日,身在意大利的陈河接受了本社记者的电话专访,谈及海外华人文学,他直言,华人文学会在新移民中继续繁荣,决不会衰退。

  二十多年前,陈河放弃写作出国经商,多年后,经历了白手起家的陈河重拾旧梦,回归写作。拥有丰厚生活积累的陈河提笔不凡,先是短篇小说《夜巡》获得了首届咖啡馆短篇小说奖;2007年,融入个人传奇经历的《红白黑》引发关注;2010年,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获得了首届郁达夫小说奖;2011年,长篇小说《沙捞越战事》获得了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的主体最佳作品奖……2016年11月,陈河更是携新作《甲骨时光》摘得华侨华人“中山文学大奖”。

  不同于作品内容限于个人经历的作家,陈河不仅多产,其作品更是覆盖面极广,在东西方跨界的时空下,陈河创造出众多颇具真实魅力的人物形象。

  “对于职业写作,我的理解是不断发现感兴趣的题材,不是靠亲身经验,而是靠对题材的研究和想象力,一旦发现有感动我的故事,我就会去寻找、去钻研,所以写作的版图比较开。”陈河说。

  提及近期颇受好评的中篇《义乌之囚》,陈河表示,自己是温州人,对于义乌有着自己的了解,“义乌其实提起来人们印象里通常写商战类型内容比较多,这一篇我个人比较满意,因为在我有了这么多经历后,强烈感觉到义乌很有代表性,那里曾经充斥廉价的劳动力,也有混乱的资本现象,但那里也存在着那种积极向上永不消退的世界革命的情怀。”

  尽管作品版图颇广,但陈河笔下不变的主题总是中国人的情感与命运。他坦言,自己在二十多岁时便开始创作,但之前的作品较为单薄,而40多岁重新开始后,因为生活的积累,因为离开之后的视角的变化,一切变得跟从前不同,“我有更多的认识,更多想要诉说和表达的东西,可以说创作动力非常足。”

  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文学中一直占据特殊的地位。世界华文文学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创作的题材,近年来,以严歌苓、虹影、陈河为代表的华人作家在中国文坛显现出颇为耀目的存在感。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陈河表示十分乐观,“新移民不会停下来,华文文学会继续发挥影响。文学与艺术是人类的本能,我认为,华文文学会在新移民中得到进一步的繁荣。”

  最新的作品《外苏河之战》中,陈河讲述了1966年抗美援越的故事,其中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引人关注。对于自己的下一部作品,陈河表示,“很有可能回到自己的经历,我年轻退伍后曾经在温州长途运输公司工作了十几年,那段经历现在想想很有意思,也许,下一部作品,会写那些年全部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据中新社电)

四十年,刮目看华商
我家与改革开放的不解情缘(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
为那片遥远故土感到骄傲
一战华工雕像在法揭幕
海外华文文学不会衰退
责编:孙少锋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