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发表主席声明,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2018年取得实质进展”,并表示“RCEP磋商已经来到最后阶段”,“要在2019年完成一个现代化、全面、高质量、互惠互利的RCEP”。
几经延宕 分歧仍存在
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RCEP谈判始于2013年,已经历时5年,个别项目上各国仍存在分歧,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报道,2017年9月,东盟国家经济部长就他们希望加速RCEP谈判的“关键方面”达成了一致,同意RCEP的签署国应该在5至10年内至少去除90.3%的产品贸易壁垒。所有10个东盟成员国已就此达成一致,东盟不会接受低于这一水平的条款。
日本共同社报道称,谈判参加国原本力争在东盟成立50周年的2017年内达成协议,但各国围绕贸易自由化水平等的主张存在分歧。
对于RCEP谈判进程的迟滞,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认为,就内部而言,作为多边谈判,成员国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禀赋各异,且就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标准等问题的观点差异较大。就外部而言,来自域外大国的干扰依然存在,日渐抬头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挑战。上述因素成为区域内合作共识达成的障碍,也致使关键性突破的实现一延再延。
多方共建 柳暗见花明
过去一年,RCEP利益攸关方达成协议的意愿强劲,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任务完成度从去年不到50%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80%。
对此,何茂春分析指出,区域的内生动力不可小觑。对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亚洲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参与国的经济复苏需求也期待更为自由宽松、包容便利的经贸环境。同时,对东盟10国而言,东盟共同体的建设与强化一方面使其在共识谋求上有更多经验,另一方面使其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上尝到甜头,为同其他地区国家分享合作红利树立信心。
对于中国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报道称,1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亚峰会上,中国表示要推动RCEP取得实质性进展。年内达成一致的目标得到了参与国的同意。
何茂春称,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东盟国家具有较大的经济互补性,在重大原则,如争端解决机制、市场开放度等方面拥有诸多共同语言,选择相向而行是水到渠成。
意愿强烈 前景当可期
路透社报道称,RCEP这一贸易协议达成后将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全球贸易的40%、全球GDP的近1/3。
美联社报道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这是在一个关键时点开会”,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情绪正在上升,这可能对区域和全球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因此各国有必要继续推进谈判进程,尽可能取得最大进展。
《联合早报》分析指出,这将是16个参与协定国向全球明确发出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的强有力信号。
对此,何茂春表示,RCEP协议达成的意义主要有三:一是引擎作用,其对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的复苏将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二是示范效应,将西太平洋沿岸打造为探索全球经济发展渠道的亮点,为贸易对话开展、全球自由贸易发展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三是社会效用,其对于该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