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在南太平洋看到的新世界曙光(望海楼)

■ 江 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16日   第 01 版)

  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莫尔兹比港,开始对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会晤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这是巴新也是太平洋岛国首次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浩瀚的太平洋,见证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富裕,也见证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带来的分化和动荡。今年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随着危机深化,“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紧迫地摆在了全人类面前。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提出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就是中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国和巴新等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发展,就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亚太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作出新贡献的一个缩影。

  历史上,太平洋岛国受制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远离经济中心,资源和国内市场有限,多数国家有被殖民的历史,在现代化道路上挑战重重。这是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命运,也是南北差距扩大的典型表现。南北差距的扩大,是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单边主义、殖民主义的直接后果,也导致全球经济缺乏动力。

  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交往有悠久历史,1976年同巴新建交。中国秉持一贯的理念,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谋求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改变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习近平担任福建省省长时就曾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近年来,特别是4年前习主席同8个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以来,中国同岛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巴新是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巴新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中国的实践表明,缩小南北差距,提高南方国家自主发展的能力,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既是国际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习主席在巴新主流媒体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中方将支持岛国发展,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同时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如何把握机遇、共克时艰、加快发展,是中国和岛国共同的历史任务,也是双方人民共同的美好心愿。这些都是非常有前瞻性的预见。

  信息化是当代最重要的技术革命,在数字经济时代,过去交通、地理、资源等方面的短板将有条件得到弥补,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互联互通、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发挥自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具有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对外交往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重义轻利、先义后利,通过帮助对方增强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因此获得了亚太、非洲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和欢迎。

  由于过去种种原因,太平洋岛国在关于全球变暖等方面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声音在国际政治中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说,维护好这些国家的发展权益,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体现。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习主席的这次访问,一定能使中国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提升到新高度,让人们在南太平洋看到新世界的曙光。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研究员)

习近平抵达莫尔兹比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李克强出席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汪洋在江苏调研宗教工作
王岐山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开幕式
《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发表
在南太平洋看到的新世界曙光(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