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07日 星期三

入雪窦山

本报记者 刘发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07日   第 12 版)

  奉化风光
  来自网络

  俯瞰雪窦寺
  本报记者 刘发为摄

  于我而言,尽管早有耳闻,但真正走进浙江奉化雪窦山还是第一次。

  和善喜乐

  从奉化市区驱车40分钟,在雪窦山中经过连续的弯曲山路,城市的喧闹渐渐远离,不远处传来了鸟叫声。雪窦寺到了。

  刚进寺门,一尊金黄色的弥勒大佛映入眼帘,袒胸露腹,憨态可掬,一双笑眼慈祥地注视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整座大佛内部由500多个钢结构组成,形成了大佛的“骨骼”,外部则是由数千块铜板拼接而成。仰视这座大佛,既威严,又让人心生喜乐。

  大慈摩尼殿中还有一尊国内最大的翡翠弥勒佛像,用手触摸的时候,感受十分温润,加上大肚弥勒的形象所带给人的感官体验,给人一种包容和善,幽默乐观的内心触动。

  在中国人的认识体系里,弥勒常常被阐释成为“知足常乐”,民间信仰里认为人们只有摸到了脚,才知道“知足”两个字的分量,再加上大肚能容天下,弥勒也就成了一种乐观向上的喻意。

  景区通往弥勒的道路上,最初设计师设计了333个台阶,最后完工的时候只有332个台阶,少了一个。据介绍,这意味着少的一个台阶其实就在我们的脚下,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天,所以这条路也被称作“未来大道”。

  继传统 连中外

  雪窦寺正中央的殿堂是“大慈摩尼殿”,其中,“大慈”是弥勒菩萨的称谓,“慈”,最早在佛经记载中的解释是“不食众生肉”,这一内涵到中国后,结合布袋和尚四处云游、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在唐宋之后,布袋和尚被定格为汉传佛教弥勒菩萨的化身。自此之后,“慈”的释义中又衍生出了给予众生快乐,也成为了佛教中国化的一种演变。

  大殿的建筑也是在传承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大殿四角都能见到仙人走兽,里面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奉化文化不仅民间传说生动,文献记载丰富,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和民众基础给予其滋养,大度和乐观的处世态度不仅融入了奉化市民的血液之中,也与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不谋而合。奉化文化中蕴含的包容、和善、智慧、幽默、乐观等精神展示了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和乐文化息息相通。

  有一座殿里供奉着来自尼泊尔的天冠弥勒。据传,在这座弥勒运来奉化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日晕。弥勒为中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天冠弥勒东行至奉化,是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延续和升华,中国佛教和尼泊尔佛教,蓝毗尼与奉化将以此为纽带紧紧联系在一起。

  据介绍,自2013年起,雪窦寺每年都有一个对外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中华弥勒文化代表团”带着弥勒到达了南极,人杰地灵的奉化和神秘广袤的南极之间架起了文化的桥梁,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中华弥勒文化代表团”一路文化传递和交流,一路辛苦跋涉与探索,把弥勒的意蕴带到了南极大陆。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和拓展,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写照。

  回归本心

  袒诚,意味着真诚。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所以,对弥勒来说,他选择的就是以笑呵呵的姿态来迎接每一位客人。然而,有不少人在感叹,有些时候,我们被繁杂的俗事所束缚,似乎丢掉了真诚,失去了爱的能力。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这是诗人纪伯伦曾发出的慨叹。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似乎每个人也都坐上了一辆通往未来的快速列车。我们身边的科技工具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先进,需要我们动手做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少,但内心所感受的幸福却似乎没有跟得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而奉化文化传统要求人们更多地关注人的本体,回归人的本心,传达的是一种慈行天下、和乐人间的宽容与释然,这种精神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解决人与社会及自我的矛盾,让人重新收获爱与被爱的能力,因此拥有历久弥新的现代价值。

  本质上说,奉化文化是一种提倡和谐、和平的文化,是面向未来的文化。奉化文化中对美好的理想的向往与实践,值得我们去感悟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让人无心留心生活的真谛。在奉化,能够沉下心来体验生活的一点一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魏道儒认为,佛教的价值观十分注重精神的提升和无私的奉献。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认为,弥勒在民间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民众喜闻乐见的、非常有教化意义的、为社会广泛接受的弥勒文化。弥勒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入雪窦山
书香盈途(旅游漫笔)
祖国南北赏红叶
太行深处沕沕水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