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中国开放 世界共赢(品牌论)

韩维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02日   第 10 版)

  2017年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宣布,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时光荏苒,今天,距离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仅剩3天了。

  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意义重大。当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再次来到新的历史关头。在个别世界大国开始放弃责任,实施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之际,中国该怎么办?世界该怎么办?是随波逐流,固执零和思维,“躲进小楼成一统”,还是披荆斩棘,探求共赢方案,“肩住黑暗的闸门”?

  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惊人的相似。当在现实的十字路口前踌躇不定时,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中找寻智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繁盛一时。1923—1929年,在时任总统柯立芝的治下,美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近4%,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占比高达48.5%,史称“柯立芝繁荣”。但是,由于美国部分产品外销不畅,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遂成为“替罪羊”。之后,美国提高了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税率,结果却是美国出口总额从约52亿美元跌至16.5亿美元的同时,还拖累全球贸易总额大幅缩水,从360亿美元降至120亿美元。

  更可怕的是,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很快招致了其他国家的同等报复,在世界主要国家纷纷闭关自守、祸水东引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政治局势一步步不可避免地走向危机。有识之士指出,正是这场世界经济灾难,在德国孕育出了希特勒的纳粹统治,在日本则催生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直到罗斯福实施新政,美国才又不得不重归自由贸易之路。

  对于今天的美国来说,或许应该读一读中国唐代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它的结尾写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于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来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更不能走上互相倾轧、转嫁危机的老路。越是丝竹乱耳,越要一锤定音;世界越是焦虑,中国越要坚定。

  因此,当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以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旗帜鲜明地宣布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继续打开国门搞建设,无疑是为复苏缓慢的世界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给人心惶惶的国际社会吃下一粒“定心丸”。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来说,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既是与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主动承担起对世界经济的责任,也是满足国内需求的水到渠成之举。

  改革开放4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奔向高质量发展的旅程上,13亿多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将不断催生出庞大的市场。专家估计,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这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自然结果,也是摆在全世界友好国家面前的巨大机会。

  就在此时,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和15万采购商正从世界各地漂洋过海、日夜兼程赶往上海。中国正张开怀抱告诉世界: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中国开放,世界共赢。

我为进博会运展品
中国开放 世界共赢(品牌论)
责编:韩维正 邮箱:rmrbzgp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