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1月01日 星期四

北京新型阅读空间 市民第二客厅(一城一品)

刘 颖 潘启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01日   第 07 版)

  Page-One书店(北京坊)

  宸冰书坊

  全民畅读(特钢店)

  牡丹书院

  砖读空间院门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阅读品位与风尚。今天开栏的“一城一品”栏目将着力反映不同城市的不同风格。

  北京市近年来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新型阅读空间”的打造。

  什么是“新型阅读空间”?它是针对老式图书馆、书店的单一借阅、购书功能而言,包含咖啡馆、书店、休闲阅读场所、文创产品展卖等多种元素的阅读空间。它以书为媒,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也让城市别具品质、品位。

  ——编者

  

  政府的扶持,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得度过“寒潮”的北京实体书店有望以新型阅读空间形式迎来新一轮的“复苏”。

  从今年8月开始,笔者跟随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全民阅读“一区一品”专题调研活动,有幸广览北京市众多“颜值高”“文艺范儿足”“多元化”的新型阅读空间:新开业“大而雅”的红楼公共藏书楼、土桥Plus文创产业园,读书讲座不断“小而美”的良阅书房馆、圣学图书馆、门头沟区图书馆创客分馆,创意十足“微而精”的王府井图书馆、伯鸿书店、阅谷浮生6号、樊登书店(回龙观店),以及隐藏门头沟区戒台寺内、平时侧重“讲经说法”的牡丹书院,位于新华书店总店院内、主打“智慧书店”概念的“城市书房”,抑或是设立在平谷区博物馆内、展示中国社会一个多世纪变迁过程的“世纪阅报馆”……

  不论冠以什么名字,不管在什么地方,它们都属于新型阅读空间的范畴。它们散落在北京各个角落,让北京市民与阅读离得更近。

  新型阅读空间没有固定模式。建投书局负责人张权说:“好的书店或新型阅读空间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大家都在探索。”

  如今,北京越来越多的新型阅读空间,已跳出陈列图书的单一“卖场”模式,转身变成“好玩”的文创天地和跨界的人文美学空间。

  高档社区的白领家园

  “宸冰书坊”隐藏在CBD一座繁忙的写字楼里,面积400多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墙上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诗句让人迅速沉静。书坊内是淡淡书香、茶香,窗外则是车水马龙。仿古的桌椅、摆件、民国的画报、图片墙和随处可见的花卉绿植,让这个书坊有了一种独特的味道,温馨雅致。平日里,读者三三两两地在书坊里坐着,读书,或者低声交谈,互不干扰。9月初的一个午后时光,书坊主人宸冰围绕作家梁衡的新书《树梢上的中国》,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

  宸冰书坊由政府提供场地和部分图书,宸冰和她的团队独立运营,这是对“图书馆与社会组织”合作模式的一次探索。宸冰书坊具备公共阅读服务的基本属性,它作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成员馆,与朝阳区图书馆实现总分馆管理,和公立图书馆一样,读者可以实现文献借阅通借通还。另一方面,宸冰书坊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借书、还书,其所处的区位优势和空间氛围,让宸冰书坊天然地将都市白领、上班族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在宸冰看来,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却终日忙于工作,生活节奏快,精神生活匮乏,是最需要提供阅读指导的人群。

  与万达广场隔建国路相望,“良阅书房”是郎园和朝阳区文委共同打造的24小时开放的新型网络化书店,2017年11月对外开放。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位于长安街畔、郎园北门的“北书房”,面积70平方米左右,由以前的门房及保安宿舍改造而来,外面是一个安静的小院儿,院子里生长着一棵歪脖子枣树,据说这是北京最后一棵郎家园枣树;另一部分位于园区内部16号馆虞社演艺空间南侧玻璃配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南书房”,面积300平方米,前身是万东医疗设备厂的大食堂配房。

  “北书房”主要面对过往行人,里面有500余册图书可供手机自助借阅,还有饮料、方便面等出售,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南书房”空间更为宽敞,有图书2500余册,大小桌子15张,还提供咖啡、简餐,目前已成为深受附近社区居民和上班白领喜爱的文化家园。书房与周围的柿子树、海棠树、桑树融为一体,无论晴雨,均是风景。值得一提的是,傍晚很多白领在此等车去通州或燕郊,不经意间往往会被这样的一个温馨场所吸引进去坐坐。

  “良阅书房”就像整个大院的一间“公共书房”或“公共客厅”,内设书友会、文化沙龙、微型艺术展、电影晚自习、专业表达训练营、朗读配音室,是以“书”为核心的开放式交流空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平台。从事金融行业的郭先生,平时的工作节奏可谓“夜以继日”:“我住河北燕郊,周五晚上回家很堵,不如看完电影再回去,说不准还碰上志趣相投的人。”他惊喜地发现,在“良阅书房”电影自习室与电影大师“相遇”的两个小时里,是他和自己独处的时空,放开工作、客户和家庭,可以说很多话,也可以一句话都不说。“结束后,我回到另一个时空,消失在茫茫夜色中”。他感谢这个空间,让他遇到一群相互懂得的人。

  社区的“托儿所”和“交际场”

  “读聚时光”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得益于北京安贞街道实施的人防工程公益使用计划。

  “读聚时光”负责人闫方振介绍说,安贞辖区的青少年较多,0-3岁的幼儿也不少,许多全职妈妈特别渴望自己居住的社区有一个完善的早教服务场所、一个儿童阅读的乐园。经过改建,这处16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摇身一变成为宽敞明亮、舒适温馨的儿童阅读体验场所。其中800多平方米都是给孩子读书的,并有针对性地划分为低幼绘本馆、儿童文学馆、青少科普馆及科普图书馆。馆内现有藏书2万多册,免费对外开放,以满足不同阶层青少年阅读需求。

  依托于“读聚时光”青少年阅读基地,安贞街道总工会面向安贞街道辖区内的新经济领域职工,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心理综合服务,包括人文关怀心理营造、主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沙龙、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减压活动等,为职工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促进职工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

  朝阳城市书屋·东区儿童医院馆也是“给孩子们一个随处可得的阅读机会”的显例。2017年年底正式开馆,许多病患儿童一进门便被约20平方米的“自助图书馆”吸引住了。作为国内首家医院内的24小时图书馆,这里有丰富的健康科普书籍、儿童绘本,为患儿提供了缓解焦虑、娱乐学习的小天地。医院还在每层设置图书角。该图书馆配备杀菌消毒机器,定期清洁图书。“在医院的任何地方,患儿和家长都可以随时读书,还可以刷卡把图书带回家阅读。孩子输液时也要求我讲书里的故事,确实能减少候诊的焦躁。”一位家长说。医院和图书馆的结合,是延伸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新尝试,也是践行“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图书惠民、阅读暖心”的新做法。

  这些新型阅读空间,也作为社会生活的新肌理,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社交和互动的空间。一个普通工作日的早上,前门北京坊周边的商铺还没有开门迎客,可在正阳门南侧800米的PageOne 24小时书店里,已经有“书虫”选书购书的身影。有的顾客背着旅行双肩包,一看就是被中西合璧式建筑群中的这座书店吸引来的外地游客。“阅读环境会对人产生暗示,这样的空间我走进来就想多停留一会,就想把这里的书买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本来是作为全民阅读“一区一品”专家来调研的,走访北京坊的PageOne、“城市书房”等书店时,他忍不住买了好几本书。“读者感受到这样的环境暗示,自然就会去阅读。”他连连感叹。

  喝咖啡、看书、买手工艺品、逛展览、听讲座,甚至看电影……未来书店或新型阅读空间被重新定义为“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人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

  每个周末都喜欢逛新型阅读空间的“90后”文艺青年小樊,每次和朋友聊起都是津津乐道:“原来在家没事干,就是玩手机、玩电脑,自从北京的新型阅读空间越开越多,我有空就去逛逛坐坐。在那里,除了偶尔能发现一些稀有的原版书或绝版的旧书,还能品到在其他饭馆吃不到的特色美食、饮品。这些空间,让我可以沉浸在书本里度过一天。”在小樊看来,“坚守在城市角落的新型阅读空间,无私地敞开胸怀,为四处奔波者遮风避雨,让彷徨者心灵得以安顿。”

  有专家指出:“从新型阅读空间运营模式来看,图书收入不再是第一支撑点。新型阅读空间的增多,确实增加了不少的社交和互动机会,同时未丧失阅读功能,更添加了引导、分享和促动阅读的‘附加力’。一个城市沉寂的阅读习惯,需要用新方法去激活和再塑。”

  政府搭台社会力量唱戏

  西四南大街的砖塔胡同路口,有一个房舍古雅、花木葱茏的小院,门口挂着两块“金字招牌”——正阳书局、北京砖读空间。该空间创办人崔勇正给慕名而来的读者介绍由他们策划出版的“正阳文库”系列精品图书《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银锭桥畔》《喵王府的生活》等。“80后”崔勇的志向是,“希望通过正阳书局、砖读空间的出版策划和藏书,构建一个完整的‘北京学’知识体系,进而能让更多的人系统地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

  早在2014年4月,西城区第一个特色阅读空间就从砖读空间起步。政府免费提供空间,砖读空间负责人崔勇提供独特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座不大的设施一年吸引了近20万人次的客流量,这个数字,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年均客流量的近10倍。

  在北京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看来,这是比政府“包办”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优质高效的方式。随后4年中,国有文化企业出力,民营企业、民营机构参与,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新型阅读空间在西城区拔地而起,构建起“15分钟公共阅读网络”。

  全民阅读“一区一品”调研组在北京各区走访中发现,“社会力量激活文化资源,政府搭台促进持续运营”的案例随处可见。“政府应该搭平台、配资源、把方向、定标准、办研讨和买服务”,不少专家认同这样的观点。有些大型商业综合体愿意用低租金吸引实体书店或新型阅读空间入驻,以吸引客源,为商场增加人流。在这种市场逻辑深入人心的地方,政府只需稍加引导即可。

  针对运营者能力高低不齐的情况,中国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认为,政府可引入专家团队进行指导或培训。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子舟提出,实体书店或新型阅读空间的建设和运营,可以考虑由个人、图书馆、学校、民间力量一起运作。也可以尝试承包、认领方式,给承包人、认领人提供一定的指标,不仅要开门借阅,还要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组织活动。可以探索一套考核机制,如果一年下来做得不错,可给予一定补贴,这样或许可以更好地激活新型阅读空间。

  对新型阅读空间的发展,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处长王亦君曾给出三点建议,即“精准定位吸引特定人群”“凸显人情味服务至上”“复合开发多元经营”。“比如社区商场休闲类书店、旧房改造古风式书店等,在某个领域深入挖掘就可以获得对特定人群的独特吸引力。”王亦君解释,一个冷冰冰的书店,读者无法对它产生信任和依赖,“尽力让顾客在书店里感到舒服,把书店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客厅,才能收获经营的成功”。王亦君还表示,除了尝试销售餐食、文具等可以带来更高利润空间的多元经营方式外,书店可以研发文创项目,或开发阅读相关的短期课程,“让在书店里阅读和消费成为一种独具美学思考的生活方式”。

  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新型阅读空间不仅是阅读、聆听与交流的场所,某种意义上它们代表着城市文化的想象与追求;新型阅读空间也不只是看上去精致美丽的物理空间,更是凝聚人们对知识、对阅读美好情感的纽带。

北京新型阅读空间 市民第二客厅(一城一品)
肯尼亚在中国发起“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从记者到批评鉴赏家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