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有一个千年古村——松塘村,村中环境优美,有2万余平方米的传统建筑,还有数棵古松和数十亩水塘;该村仅在明清时期就出了20多名进士和举人,其中4人入翰林院,因此它有着“翰林村”的美誉。
选了一个周末,我驱车前往这个久闻大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进松塘村,一排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快步走近一看,只见牌匾上写着孔圣庙、汇川家塾、明德社学、养正书舍等,它们的正门都对着村子中央的大池塘。池塘清澈而宁静,微风吹过,池面轻泛涟漪,倒映在水中的各种古建筑轻轻晃动,如同对着游人点头微笑。站在池塘边,无论朝哪个方向望去,都像是在观赏一幅精美的画卷。
穿过翰林门,走过传说中的青云大道,我往那铺满青石板的小巷深处走去,感受这千年古村的魅力。经过一段窄巷后,前面突然出现一口古井,巷子也变得宽敞起来。一位年约五十、头戴草帽的阿姨正在井边打水洗菜,只见她把绑着绳的水桶往井里一扔,抓住绳子一拉,便提起一桶清水,动作纯熟自然。她把水倒进盆子后,微笑地把打水的桶递过来,鼓励我试试。我学着她的样子打上来半桶清水后,轻轻地把手伸进水里,一股清凉迅速从手掌传至全身。
阿姨很健谈,她说,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但是她总觉得自来水不如井水清凉甘甜。村里人才辈出,离不开古井的哺育。然而,阿姨却对村庄被称为“翰林村”的话题不感兴趣,只是淡淡地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孩子们要努力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啊!”
听着阿姨的话,看着面前的古井,回想起刚刚经过的古巷、看见的古树、古屋,还有那村中心的池塘,我似乎明白了这儿为什么能成为人人称羡的“翰林村”了:村民们都认为努力读书是理所当然的,重视读书的理念就这样代代相传着。
离开松塘村时,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沉静起来,为这里的古朴宁静和千年坚守所打动。我知道,在我迷惘的时候,这个地方我一定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