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不确定的世界如何才有安全感?(环球热点)

本报记者 严 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0月30日   第 10 版)

  图为中外代表参加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式。
  谢 明摄

  身处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如何让自身以及整个世界更有“安全感”?这是当下每个国家无法回避的战略课题。

  是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是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是结伴还是结盟?面对截然不同的方向,世界该往何处走才更安全?在日前举行的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期间,本报记者采访多名中外专家,请他们分析支招。

  

  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

  分析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是,距离冷战结束已近30年,一些西方国家仍然固守冷战思维,热衷零和博弈,习惯于从竞争和对抗的视角看待世界。

  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多份报告中,美国政府认为身处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并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这让不少美国国内媒体都忍不住直呼:“冷战思维不合时宜!”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因为莫名“不安全感”而走零和博弈老路的行为,其结果是让整个世界更不安全。

  “世界在变得越来越糟糕。”塞尔维亚国防部长亚历山大·武林日前在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上如是说。在他看来,国际社会不应再回到弱肉强食、以暴制暴的旧轨上,而应寻求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期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中也指出,某些西方国家为了一己野心,不惜采取政治讹诈、经济施压、动用强权等手段,使全球不得不付出高昂代价。

  “当前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并存的世界。然而,长期以来,西方一直将自身的宗教文化、意识形态强加给其他国家。这是世界动荡不安、安全形势恶化的真正乱源所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李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当然,面对困局,解决方案不止一个。不同于西方固守老路,中国提出了更有智慧、更为包容的新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一带一路”。

  “这两项中国倡议是解决当前国际社会面临问题的最好方案。”李伟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允许多元文明、多元宗教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共同的利益。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则弘扬了中国自古以来坚持的互通有无、合作共赢的古丝绸之路精神,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殖民主义道路的新路。

  “当下国际安全挑战依然严峻,需要各国合作共管的议题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一味强调竞争是自私的、短视的、无益的。”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外军研究中心主任闫桂龙向本报记者指出,合作共赢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务实交往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关系的共识。

  正因如此,中国倡议在国际社会“圈粉”无数,并被越来越多国家视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最优选项。

  “中国提出的愿景,包括平等、互相尊重、小国和大国都可以实现共同的繁荣,这是我们大家都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目标。”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北京香山论坛上说。

  同来参会的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也表示,俄方特别关注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因为这事关平等、和平稳定、互信的合作关系。

  多边主义而非单边主义

  近一两年来,全球单边主义抬头,挑战多边主义,令全球经济增长和经贸合作不堪其扰。事实上,在国际安全领域,多边与单边的较量同样存在,并且日益凸显。

  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全面经济制裁。这一消息令全球政经局势蒙上一层浓重阴霾。

  “伊核协议是经联合国安理会正式批准的国际协议,也是多边核不扩散努力取得的一个来之不易的成果。然而,美国基于自身中东政策的考量,单方面退出协议,致使整个核不扩散进程出现重大倒退,体现出单边主义对多边安全的伤害。”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翊对本报记者分析称。

  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单方“退群”行为不是个案。不久之前,美国又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世界即将迎来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忧虑应声而起。

  越南国防部长吴春历在北京香山论坛上发言时指出,近来国际安全形势出现的变化“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并没有得到遵守,自私自利的行为以及单边主义有所抬头,给国际安全治理带来了挑战,也给联合国和多边机制带来了挑战。”

  多边还是单边,世界究竟该往何处走?这个严峻的问题,答案其实不言自明。

  “一些西方大国总想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不尊重别国利益,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在当今国际社会肯定是行不通的,也不是长远之计。”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刘建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国与国的交往要实现合作共赢,就应摒弃单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单边主义往往导致强者的单向获益和零和博弈。”

  纵观全球,多边主义推动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治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作为东南亚区域国家的多边合作机制,东盟就在管控亚太地区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一些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刚刚举行的首次海上联合军演,就是中国与东盟多边防务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

  “加强国际安全治理,我们必须要加强合作的机制和制度,多边机制不仅能够带来共同发展的机遇,也能够促进分歧、争端和争议的解决。”吴春历认为,中国一直积极支持东盟主导的安全合作机制。“促进与中国的全面合作是东盟的共同立场。”

  美国东西方研究所亚太项目副总裁司乐如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认为:“多边主义将继续发挥作用。各国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交流才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多边机制为各国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渠道,如果没有这样的渠道,世界将变得更为混乱。”

  结伴同行而非结盟排外

  很长一段时间里,结盟是一些西方国家获得“安全感”的不二选择。然而,结盟是否真能为世界带来安全?

  “首先找到对手和敌人,之后拉帮结派搞同盟,一些西方大国现在还是这个做法,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强权。”刘建飞分析称,在国际关系史上,自西方主导国际秩序之后,一直是结盟与对抗并行。“那种针对第三方的结盟,尤其是军事同盟,往往是基于更大范围的对抗,实际是将盟内国家与盟外国家区别对待,并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当下,这种搞团团伙伙的行为仍不少见。例如,在亚太,美国近几届政府先后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印太”战略等,其目的无外乎通过盟国抱团,扩大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与主导权,而结果是给亚太地区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前不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赴新加坡出席东盟系列会议,再次试图将东盟国家拉进“印太”战略的小圈子。不过,这一次,如一些外媒所言,美国的战略遭到东盟成员国一致的“冷淡回应”。

  美国“碰壁”的原因很简单。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此前就曾指出,“印太”战略对亚洲来说意味着分裂,而这一地区的国家显然将从合作而非对抗的关系中受益。

  “以西方为主导的现有国际秩序存在太多排他性。”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维护区域安全、构建区域秩序时,从来都是寻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针对第三方的结盟。“例如,中国倡导成立的上合组织就不是针对任何一方,而是相关国家一起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俄媒曾刊文盛赞上合组织的“不结盟模式”,指出把一个地区联合起来,并支持这些国家希望保留的特点,这是上合组织在构建当代国际关系新模式上的一种新尝试。

  在今年6月举行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系统性提出弘扬“上海精神”的“五观”,其中包括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习近平主席强调新安全观,我认为所谓‘新’,就是强调合作对话、共同发展,而不是制造敌人。”郑永年指出,这真正符合了世界和平发展的潮流和需要。

  闫桂龙也表示,国家之间在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基础上,达成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外交实践,这与国家结盟所内含的对抗思维有本质不同。

  很明显,在这个时代,非友即敌的结盟理念已经彻底过时。“当下,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一个潮流,也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即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小国越来越积极地争取平等对话的权利。”刘建飞指出,未来,西方国家坚持的结盟倾向,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主张的结伴不结盟倾向,会有一个持续博弈的过程。但归根结底,中国理念更加符合世界潮流,终将被越来越多国家所接受。

不确定的世界如何才有安全感?(环球热点)
广告
责编:严 瑜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