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长假归来,行李箱备受关注。网友们纷纷晒出被家人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妈妈给装的行李箱”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如今,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使人们的流动性大大提高,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常态。外出旅行、出门务工,甚至出国留学,不管去哪儿,家是永恒的起点,行李箱是不变的陪伴。
坚硬的外壳下、不大的容积里,行李箱里装满家的味道。车站、机场、码头……在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手上拎着的,一只只方方正正的行李箱里,有一个个圆润饱满的故事。
有一种爱,叫“妈妈给装的行李箱”
板鸭、豆饼、花生米、辣椒酱、板栗、土鸡蛋……这是国庆返程时小叶行李箱的内容。10月8日,她带着这沉甸甸的行李箱转乘两趟大巴,历时4小时,从老家江西遂川回到了工作地湖南郴州。
“行李都是我妈装的,妈妈知道我爱吃香的。”小叶现在湖南一所小学担任教师,这是她工作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像上学时一样,假期结束返程时,母亲给她的行李箱塞满了她爱吃的家乡味道。
打开箱子一看,经油炸过的豆饼用5层塑料袋包裹起来,以防油渗出;剁椒酱装满整个矿泉水瓶,瓶口处还有塑料薄膜密封;整只板鸭已经切分成小块,方便烹饪;板栗也是炒熟的,随剥随吃。
“其实我总说,我们学校伙食很好,想吃什么也都能买到,但母亲还是给我带。我嫌麻烦拿出来,她又放回去,我再拿出来,她就一边抹眼泪一边默默地放回去,我就不敢说话了。”一整箱的食物,小叶带起来嫌重,现在吃起来却很香。炸好的花生米用在早餐里拌粉吃,酱过的小菜是下饭必备,而家乡的板鸭烧起来也是一顿大餐。毕竟,这是满满一箱家的味道。
“妈妈给装的行李箱”不只国庆假期有,每逢春节、中秋、开学季,这样的戏码年年上演。已经在外工作成家的小成自己驾车回家,他的后备箱里,是父母从地里挖出来的三十多斤新鲜番薯;还在上学的小韩乘火车回家,他的行李箱里,总有一块角落,装着一种他从小喝到大的家乡牌奶粉。与小叶相似,大多数中国人都体会过家人这般“沉甸甸”的爱。网友说,母亲给装的行李箱里总有那么多装不完的东西,挤了又挤,塞了又塞,这些好像都能买到,但似乎又都买不到。确实,行李箱再大,总也装不下家人的爱。
临别时,母亲送小叶上车,帮她放好行李箱,叮嘱她下车记得拿,还说过段时间去学校看她,给她炸米果吃。小叶期待着,那时,母亲也会带来满满一箱东西吧。
有一种乡愁,在漂洋过海的行李箱里
一只被父母塞得满满的行李箱,跟随游子在祖国大地上南渡北往,也可能陪伴着他们漂洋过海、远赴异国他乡。
对于如今留学日本的内蒙古女孩房佳怡而言,行李箱中最有“重量”的,是爸爸给她做的辣酱。
都说父爱如山,但这辣酱中却藏着一个父亲最细腻的情感。房佳怡喜欢吃当地产的辣椒,“香味浓郁,又不会辣得冲人”,房爸爸便一连三天早早地去集市,把“合格”的辣椒都收入囊中,制作辣酱时还要在厨房忙活三个多小时。
“每一次我患伤风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煮碗面,放上一整勺的辣酱。”在房佳怡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这瓶远渡重洋的辣酱,总能让独在异国的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宁。
阿联酋华侨祝亦妍很随性,出门远行时,她只带最精简的行李。但自从2016年来到中国华侨大学读书以后,她的行李箱就“胖”了不少。原来,每每往返于中国和阿联酋之间,她都会用自己的行李箱为远在迪拜经商的父亲和仍然在浙江温州老家生活的奶奶做一回“搬运工”。
儿行千里母担忧。离家18年,尽管祝爸爸每天给奶奶打一通电话,但奶奶却无时无刻不在为了儿子的衣食住行担忧。借着孙女返程回家的机会,祝奶奶总是会提前买好食材,包上一天的饺子,再把它们冷冻、装箱,让孙女带到阿联酋去。她记得,“儿子最爱吃猪肉韭菜馅的饺子。”
“如今迪拜的中国餐馆很多,但总有些味蕾,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触动。”祝亦妍知道,她的行李箱里装着的是慈母的关怀,也是父亲说不完道不尽的记忆、亲情和祖国的味道。
有一种变迁,是从布提包到拉杆箱
“每次给儿子带东西,我都绞尽脑汁,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最好的东西给他和同学带去。虽然现在物质丰富、消费方便,带东西还是我做母亲的一片心意。”河北省平山县的范云霞,就是一位给孩子装行李箱的母亲,而这位母亲,也曾是出门求学的孩子。
范云霞上大学是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物质比较匮乏,交通也不方便。她记得,寒假开学时,母亲会把家里前一年秋天收的花生、瓜子拿上,而暑假开学时,她则会跟父亲坐汽车到石家庄,托人买些早熟的苹果,装满一大提包。“那时出门都是用布提包,我就背着满满一包上火车,一路背到北京。这些东西大部分给亲戚,再带一些到学校和同学分享。”范云霞说,每次把家乡的东西带给亲戚、同学们时,虽然一路上奔波劳累,心里却很高兴。
时光匆匆,2004年,范云霞的儿子也迈入了大学校园。如今箱子有了万向轮,推起来方便省力。每次儿子返校,范云霞都要给他带上自制的叉烧肉、烤鸡翅、酱牛肉等,放进儿子的拉杆箱里。范云霞说:“这时候我会想起老妈给我带东西的样子,她也是在把她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带给我和我的同学、亲戚。”
从布提包到拉杆箱,小小行李箱,承载了一代代人的家国记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距北京八千二百多公里的日内瓦,华侨朱宁生行李箱里的东西几经变化。
1973年,朱宁生到日内瓦时带了五六个箱子,里面多是中国的食品和工艺品,例如调料包、茅台酒、贝壳画和珐琅瓶。1980年,朱宁生回了一次北京,他的行李箱中带了两条牛仔裤,在当时国内大多数人还在穿劳动布、工作服的时候,那可是样新鲜货。“80年代往国外带的都是土特产、工艺品,而往国内带的则是衣服、家用电器等。90年代可不一样啦,中国发展太快,服装、食品、日用品又好又便宜,每次我回去得往瑞士带。”朱宁生说,他的行李箱里就带过中国的电饭煲、烙饼锅等,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在日内瓦的外国人见到亚洲面孔开始说“你好”,中文在日内瓦的商店、酒店、车站也越来越多出现。
2003年再次回国,朱宁生最大的感触是中国的科技产品开始走出国门。他把在上海买的国产监视器、行车记录仪等一些产品带到瑞士送给外国朋友们,“看到监视器的时候,他们以为是日本产的,我告诉他们是中国产的后,老外们特别惊讶,赞不绝口。”老朱说。
有一种心安,是拎着行李箱回家
去年4月,山西姑娘段悦开启了自己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求学生涯。与她同行的,是两只被塞得满满的28寸行李箱。厚厚的羽毛被、防潮的毡子床垫、能做出六种花样的面条机、牛油火锅底料、还有根据她的生活习惯和既往病史准备好的可能用到的所有药品……父母帮她准备好的行囊就像百宝箱一样,几乎可以满足她在英国所有的生活需求。
“百宝箱”里最特别的,是一本笔记——母亲亲手写就的食谱。尽管现在互联网上各种菜谱一应俱全,母亲知道,女儿的饮食习惯只有自己最清楚。为此,她精心准备了半个月,将女儿爱吃的数十种菜肴的制作流程都记录在册。还特别贴心地根据女儿的口味和偏好,用红色的笔为每一种烹饪方法附上了数条“特别提醒”。
看着这份长达100多页的笔记,段悦禁不住红了眼眶,“‘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原来这些年,妈妈为了让我吃得好,竟花费了这么多的小心思。”
当然,行李箱里少不了一张全家福。那是她高中毕业的暑假,和父母一起去南京玩时在总统府前拍的合影。照片中湛湛蓝天、碧空万里,她站在父母中间,脸庞稍显稚嫩、青涩。段悦动容地说,“那时的我只想出门远行,看遍未知的风景;现在我却最怀念在父母身旁的时光。”
原来,拎着行李箱出门纵然意气风发,带着行李箱回家,才是无法言喻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