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中美欧智库就中美经贸摩擦坦诚交流

对话,合作,才是正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28日   第 06 版)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全球经济中的中美经贸关系”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中美双方专家就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及如何缓解两国当前的贸易争端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比利时布鲁塞尔研究所近日也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以“危机与潜力——中美欧经贸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同时,还举行了一场以“当前贸易摩擦对金融货币和全球投资的影响”为主题的中外企业交流会。

  中美欧政要、专家和企业家进行了坦诚对话,都对中美经贸摩擦深表担忧,呼吁加强对话和合作,维护多边主义贸易体系,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以下是根据会议纪要编译、整理的发言摘要。

  

  加征关税无法解决争端

  “美中应同舟共济解决问题,贸易战注定会失败”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  亚当·波森:

  美中双边贸易的不平衡主要是由宏观经济和金融因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贸易。美国政府应该支持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策略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争端,也无法提高美国企业竞争力,反而会削弱美国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目前,美中贸易中的许多重要争端,如知识产权保护、政府补贴等问题,亟须建立新机构、新体制来解决。关键挑战在于设计一个美中共同解决潜在争端的贸易体制。

  美国政府并没有提出解决美中贸易争端的实质性措施。中国应针对美国就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和政府补贴等关切提出更加直接的解决办法。

  困难不会自动消失,面对困难,美中应同舟共济解决问题,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注定会失败。

  “中美贸易战不是良性竞争,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谢伏瞻:

  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也是彼此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应该坚持合作,走向良性竞争。中美贸易战不是良性竞争,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美国也不可能实现发起贸易战的目的。美国对中国的种种指责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不应作为发起贸易战的口实。中国改革开放将有助于中美经贸关系走向健康发展轨道,希望美国也采取开放而不是保护的措施来发展中美经贸关系。

  当前,最重要的是中美双方加强沟通,避免战略误判,要对话而不是对抗,就经贸领域存在的分歧进行谈判,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以合作和良性竞争代替贸易战。希望美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虽然中美经贸合作和良性竞争很难一帆风顺,但只要双方坦诚沟通,定能化解分歧。

  “多边机制需要改革,但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贸易问题的解决办法”

  欧洲央行代表  斯特林·马基达里斯:

  国际贸易问题应该通过多边机制加以解决。多边机制需要改革,但贸易保护主义不是贸易问题的解决办法。中短期来看,关税对经济活动和通胀都有负面影响。

  “正确理性看待美对华知识产权指责,有助于认清其真实意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张宇燕:

  正确与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知识产权指责,有助于认清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真实意图,也有助于认识和解决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重大分歧。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据《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38.2万件,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2018年2月,美国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中心发布《2018年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认为,中国在专利权和著作权领域的改革增强了保护力度和执法效果,各级政府和执法机构对知识产权更加重视。

  细看美国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的报告内容,可以发现其将知识产权问题与“中国制造2025”、市场准入等问题裹挟在一起,顾左右而言他,将大胆假设与联想发挥到极致,其真实意图一览无遗。

  “美国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将使目标最终都无法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姚枝仲:

  美国把中国当作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试图通过缩小美中贸易逆差来缩小美国整体的贸易逆差。然而,美国并不接受中国提出的缩小中美贸易逆差的方案,而要和中国打贸易战。互相加征关税的贸易战可能会缩小中美贸易规模和贸易差额,但是无助于缩小美国整体贸易差额。因为美国在减少从中国进口的同时,会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进口,而当美国丧失了中国这一出口市场后,没有其他市场可以弥补。可见,中美贸易战可能还会增加美国整体贸易逆差。而且,互相加征关税显然也不是让所有人获益的贸易政策,而是让绝大部分人受损的贸易政策。

  另外,美国一方面不希望制造业外流,并试图采取提高原地产标准等措施限制对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放开准入限制,增加透明度,建立更好的有利于外商的营商环境,这显然又是在鼓励美国企业向中国投资。

  美国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会造成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并使政策目标最终都无法实现。

  贸易战只会让事情更糟

  “美国在对别人提要求时,自己也需遵守规则”

  前美国财政部长  雅各布·卢: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如果经贸摩擦继续,没有谁会成为赢家,对工薪阶层来说尤其如此。目前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在形成之初就是错误的,至今也没能达到最初的目标。今年夏天,美国的贸易赤字不降反升,又达到新的纪录。

  美国现行政策还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未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在多个全球多边机制中制造了真空,这与过去大家坐下来磋商的模式不一样。从长期来看,这对美国不利。美国在对别人提要求时,自己也需遵守规则。

  建设性接触、缩小分歧、寻求共识仍然是解决美中经贸问题的最佳方式。此前,除了双边经贸之外,奥巴马政府和中国在巴黎气候协定、伊核问题等多边话题上展开了有效合作。当前,美国政府错误地在众多领域改变了这一良好态势。但是,美中基于共同利益进行双边合作的基础没有改变。

  几十年的美中外交历史表明,合作、竞争、分歧是可以同时存在的。美中可以在全球问题上成为合作伙伴,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美中关系的重要性超出了两国范畴,对于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稳定都很重要。美中双方回到接触轨道上来才能继续前进。

  “如果出现全面贸易战,世界经济可能重新陷入衰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  霍建国:

  一些分析已经表明,美国目前的关税政策不会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反而会对两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害,甚至会使全球经济脱离复苏轨道。如果出现全面贸易战,世界经济可能会重新陷入衰退,进而导致资本市场崩溃,数万亿美元的家庭财富都将会消失。

  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恶化,其不幸结果将是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乃至世界其他地区都蒙受损失。贸易战不会解决贸易不平衡,只会破坏中美两国积极的增长势头。

  虽然美方一再表示无意挑起贸易战,希望通过谈判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但迄今采取的行动只会增加摩擦升级的风险。美国不仅对中国发起了“301调查”,还对中美经贸谈判施加了苛刻条件,试图迫使中国服从其条款。中国已经明确表示,不想打贸易战,只专注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更重要的是,中国希望努力通过坦诚的讨论和谈判,寻求争端的解决。双方应认识到,通过共同努力,冲突可以得到解决,中美贸易关系可以走上互利共赢的轨道。

  “当所有国家都加征关税,每个国家都只会更糟”

  世界银行宏观贸易和投资部主任  卡罗琳·弗林德:

  经济学家们认为,自由贸易是最理想的状态。出现摩擦是正常的,但是当所有国家都加征关税,每个国家都只会变得更糟糕。

  特朗普政府希望借助关税让制造业搬离中国,但这种政策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为让这些工厂在短时期内找到中国的替代方很难。这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长期不确定性。为此各方应该尽早从恶性循环中退出,寻求更好的方案,这虽然不容易,但通过对话是可以做到的。

  要想解决问题,美国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比如,关税政策只是一个工具,还是美国政府想要更多贸易保护?贸易逆差和技术转让,哪个问题更加重要?同时,美中双方保持对话至关重要。

  所有国家应该继续推进全球自由贸易,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或其他区域性贸易协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化解争议,避免在遇到摩擦时采取单方面限制举措。

  “贸易战不会有获胜者,现在已经出现了受害者”

  比利时智库学者代表  克劳蒂亚:

  贸易战不会有获胜者,现在已经出现了受害者。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有很强的政治性,有中期选举的考虑,也有长期遏制中国的考虑。但这只能让中国感到急迫性,更好地发展。欧美在对待中国贸易问题上目标不一样,欧盟需要的是公司准入和对等性。而美国是要改变供应链结构,将类似苹果这样的公司的生产线转移回美国。

  相互依存才能共同繁荣

  “要促进和平贸易,选择合作而不是战争,这也是欧盟的立场”

  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前比利时首相  赫尔曼·范龙佩:

  当前国际形势非常复杂,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乐观。而且我们也有理由乐观:当今全球贫困人口比例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少,这其中中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殖民主义不复存在;自由和民主不断扩大;全球层面的互联互通水平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增强。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忧患依然存在:人口的激增和移民问题、气候变化、多边秩序正在遭受挑战、金融危机的风险仍在等等。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对前景充满希望,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要加强相互依存,要促进和平贸易,选择合作而不是战争,这也是欧盟的立场。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不能受到挑战,全球化的联通势头不能停止。此外,相互依存也是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式,这一点欧盟和中国的发展都已证明。

  欧盟需要与中国进一步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双方的努力会使全球经济越来越好。欧中间的合作告诉世界,谈判和对话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欧盟和中国有责任缓解全球冲突,努力打造开放稳定的全球环境。

  “美中应超越当前贸易争端,合作应对挑战”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始人  弗雷德·伯格斯滕:

  历史表明,崛起中的大国和当权的大国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即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国和中国之间不可避免会有系统性竞争。当前的美中贸易冲突可能会使解决双方的系统性问题更加重要。

  美中两国应超越当前贸易争端,合作应对挑战,共同承担领导角色,推动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在解决当前美中贸易摩擦问题过程中,我们要将一部分工作往多边贸易规则的谈判上引导。这些工作要建立在美中此前达成并起领导作用的协议基础上。在我看来,这是解决当前贸易危机最具有建设性的路径。双方的目标应该是将解决当前摩擦和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

  “贸易战会使中国更清醒,中美总有一天会转向理性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生:

  西方认为中国推动的市场经济存在市场扭曲和非市场经济导向、强制转让、工业补贴、市场准入、知识产权的问题,要弄清这些情况,我认为首先要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是成熟的发达经济体吗?我认为不是。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转型中的国家。中国过去40年用不平衡发展战略发展市场经济,下一步需要用再平衡战略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第二个问题,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导向吗?我认为不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市场经济发展好的国家经济就好,凡是依靠市场垄断行政帮助发展的企业迟早会被淘汰,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广泛共识。第三个问题,中国在贸易战中会输吗?我认为不会,市场经济的理念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贸易战会使中国更清醒,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推动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更加重视人才,推动市场体系改革,健全法制,提高供给质量,扩大内需,因此贸易战会使坏事变成好事,中美总有一天会转向理性合作。

  “要通过交流指出一条路子,进一步消除误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魏建国:

  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多边体系遭到破坏,中欧高端智库进行高级别对话,非常有意义。

  当前,中欧处于进一步新一轮合作前夕,还有一些误解和疑惑,此行就是为了相互了解交流达到解惑的目的。下一步为全球经济恢复和治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便利化、以规则为基础多边国际体系,要提供我们的智慧,出高招。要通过交流指出一条路子,进一步消除误解,为全球和平和经济发展做出共同的努力。

  中方在全球层面跟欧洲共同利益很多,要共同维护多边化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中欧光伏企业的经历表明,争端只能通过对话解决”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  杨晓忠:

  中欧在光伏贸易上曾产生争端,通过不懈的沟通和谈判,达成了和解。今年8月底,欧方不再同意欧洲光伏企业的申请,终止了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制裁。中欧光伏企业的经历表明,争端只能通过对话解决。当前中美出现的争端,需要双方坐下来谈判,如果关税能解决问题早就会被使用了。我希望欧洲和美国对中国的改革持有耐心,一步一步来。

  维护多边主义是大势所趋

  “各国应通过国际合作同舟共济,在这一方面中方是负责任的”

  财政部原副部长  朱光耀:

  中欧双方在对待多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的大原则上是一致的。中欧双方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诉求是一致的,具体诉求需要进一步讨论。要从战略层面来看待经济模式后面的一些问题,并从战略高度和全球视野进行沟通。

  中方是多边体制的坚定支持者。危机的发展表明,通过中美欧主要经济体协调,通过G20合作机制,对应对全球危机挑战至关重要。目前我们还面临挑战,因此坚持多边主义以及G20体制是非常重要的。各国应秉承通过国际合作同舟共济的理念,在这一方面中方是负责任的。

  “多边主义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产生于实实在在的互惠合作之中”

  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艾莉西亚·雷罗:

  美国发起对中国贸易战的根本诉求在哪里,我个人认为还是基于对中国进行遏制。

  对于欧洲来说,在中美之间的处境是两难的。由于美国市场对欧洲的极端重要性,欧洲是无法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对欧方来说,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立场。

  而对中国而言,认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应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加快对欧洲企业的市场开放程度,从而吸引欧洲更多企业,使其更加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和潜力,并且加强双方市场的依存度。

  欧中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确实存在不同的概念和理解。我们需要更加安全、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多边主义不会凭空产生,而是产生于实实在在的互惠合作之中。

  “我们应回到多边主义框架下,尊重多样性原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阮宗泽:

  当前,中美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美国政府试图改变历届政府对华态度,目前中美间任何一场贸易冲突都会造成世界冲突和倒退。中国的改革开放把自己和国际体系紧密连接到一起,这一做法带来了双赢,国际体系也因之更加有合理性和代表性。

  从自身一体化的历程出发,欧盟将全球化作为安身立命的战略,多边主义为欧洲带来了繁荣稳定,为欧盟创造更多机会,欧洲未来会坚持这一多边主义机制。金融危机对欧洲也产生了影响,2008年以来欧洲遭受多层危机叠加和打击,让欧洲变得更加内向,同时也出现了一种保护主义声音。

  未来怎么办,我认为应该看一下过去十年金融危机的教训是否被吸取。危机来的时候各国可以同舟共济,危机刚刚过去保护主义就重新抬头,这会对未来的秩序带来新伤害。我们应回到多边主义框架下,尊重多样性原则。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中国与欧洲的沟通都是必要的”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顾问  周小川:

  中欧之间有一些基本共识,比如对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的支持、打造开放性世界、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抵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双方有相当好的合作基础。双方都支持WTO及其他多边组织的规则,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革。

  中美贸易冲突前景当前还未可知,我个人有两种假设:一是美国最终希望建立对其有利的自由贸易体系和改变后的多边规则。二是美方经过内部讨论最终决定选择贸易保护主义,抛弃多边主义。

  无论哪种情况出现,中国与欧洲的沟通都是必要的。中欧需要推进投资协议和自由贸易协议。希望欧方能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十九大报告、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供的新闻报道,从而对中国改革开放有更多了解和信心。希望中欧之间能进一步增强相互了解,有些问题能够更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希望未来中欧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开发“一带一路”商机,推动WTO改革。

  (严 瑜  祖 鸿,本报驻比利时记者郑 彬  方莹馨编译、整理)

对话,合作,才是正道
责编:严 瑜 贾平凡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