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纽约电 (记者李晓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近日举行的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颁奖典礼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的“一村一园计划”获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个获奖的中国项目。
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由卡塔尔教育科学与社会发展基金会发起,是一个旨在鼓励和倡导世界范围内教育创新实践的国际性奖项,被国际主流媒体誉为“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颁奖典礼上播放了一则2分钟短片,介绍“一村一园计划”的进展和愿景。该项目源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山村幼儿园计划”,“一园”即指山村幼儿园。200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各方支持下,将山村幼儿园设在最基层的村一级单位,通过和县级政府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各村现有闲置资源,招募当地幼教志愿者,为偏远贫困村落3-6岁儿童提供低成本保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村庄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一村一园计划’瞄准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贫困及偏远农村困境儿童,有效填补了农村儿童义务教育前的教育空白,是缓解城乡儿童发展水平差距、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的助推器,也是助力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重要抓手。”颁奖礼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表示,“一村一园计划”是各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最好见证。这当中有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有2800余名山村幼儿园志愿者老师们的无私奉献,有项目捐助者和为项目提供知识支持的各国专家学者们的慷慨相助,更有各级政府的密切合作与鼎力支持。
“一村一园计划”的成效已得到了实践检验。在青海乐都,基金会追踪了8531名(占全县同年龄段学生总数45%)山村幼儿园受益儿童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后的学业表现。研究发现,全县排名前40%的学生中有超过七成曾就读于山村幼儿园,这些孩子曾经面临留守、贫困等不利境况,他们中的大部分原本没有机会上幼儿园。
“一村一园计划”已展示出强大规模化发展前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依托自身及其主管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强大的科研能力,运用循证研究方法,在各地政府已有资源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低成本、高效率,并能在偏远及贫困农村有效推广的“一村一园”发展模式,获得了相关部门关注。
自2009年实施以来,“一村一园计划”共得到59家国内外企业的支持,及150多万公众在众筹平台上的支持,该项目先后覆盖青海、云南、湖南、四川、山西、河北、贵州、甘肃和新疆9个省和自治区的21个贫困县,惠及17万贫困地区儿童。
“‘一村一园计划’是世界经验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中国政府学前行动计划的有益补充和拓展。”卢迈说,此次获奖将激励他们与各级政府、捐赠企业、机构和个人、志愿者老师及项目官员们一道,继续努力,将各方资源投入贫困地区儿童学前教育,为中国可持续脱贫、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探索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