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欧美同学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在西安开幕。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场中法文化的美妙碰撞正在上演。
共绘友谊“工笔画”
本次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与创新”。论坛期间,两国政要、文化艺术、教育届知名专家围绕文化遗产、博物馆、艺术生活等领域展开对话和交流,共同谱写中法文化交流互鉴的“丝路交响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陈竺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法两国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必将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在彼此文化中得到体现、获得发展。法国政府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在致辞中谈到,法中两国以文化为基础的交流实践充分证明,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实现互容互鉴互通,从而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步与繁荣。
17日晚,西安永宁门,79岁高龄的中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演奏了气势磅礴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中外观众。
架起中法“民心桥”
“文化交流不只是‘文化’,更要站在‘大文化’的角度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驻法前大使、原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告诉记者,“亚欧大陆有许多山脉纵横,而中国历史博大厚重,文化交流可以打通地理上的阻碍。”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形象地比喻说:“论坛最重要的是思想‘对流’。论坛是‘门’,而思想是‘风’,‘对流’就有了穿堂风,空气就会很新鲜,这就是‘门’的价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17日下午的“中法文化大师对话”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张锦秋借用孔子名言,强调中国文化开放和包容的性格,这与著名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的观点不谋而合。保罗·安德鲁认为,平衡、和谐是中国思想的基础,中国的建筑也一直在追求这样的和谐,“我们非常期待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看到这样的中国模式。”安德鲁说。
青年在了解中走近
在“中法青年论坛”上,中法两国青年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共同探讨青年人在文化交流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法国青年艺术家列思认为,青年人想要促进文化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己探索、“眼见为实”的基础上。“我渴望了解中国,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来看。所以我来了,我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接触到很多中国的年轻人,他们都非常优秀。”列思说。
法国驻华大使黎想也谈到了两国青年合作的重要性。他说:“未来会更注重加强中法青年人的文化交流,鼓励更多青年人参与进来。让这样的论坛发展成为中法文化交流中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