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其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布局中占据基础性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全面改革在深水区推进,《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和措施出台,中国教育发出了攻坚克难的冲锋号令,向着“更好更公平”发力迈进。
■“绿色通道”助学子
金秋的燕园是京城一处迷人的所在,徜徉其间的有一些略显稚嫩的面庞,他们是刚踏入北京大学的2018级新生。“刚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就有北大学生资助中心老师联系我,介绍助学政策并指导我申请了助学金。报到当天,我还收到了爱心礼包,甚至还有专门的心理疏导。”一名北大新生这样讲述自己的“绿色通道”经历。
今秋迎新季,全国各高校入学“绿色通道”开启,助学力度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截至9月4日,全国高校已报到新生中有近14%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今年前8个月,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总数达384万名,金额超去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资助学生达5.2亿人次,金额达8864亿元。中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覆盖所有学段。与国家助学相比,更能让莘莘学子感到教育民生温度的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据统计,从2012年开始,这一比重连续6年超过4%。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缓解亿万学子应试教育压力、实现健康成长的最主要改革举措,莫过于主管部门提出和确立了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寻找和探索出构建“核心素养”的中国路径。此外,国家推进“普特融合”“产教融合”的措施,使特教学生和职教学生受益匪浅。
■ 待遇提高干劲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基础性工程大力推进,教师获得感大大提升,为形成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师待遇大幅提高。据教育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和2012年相比,教育行业工资收入增幅达74%。2018年初发布实施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在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国家也在为教师职业发展创造条件,特别在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方面,助其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据统计,到2017年,中国近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10多万名中小学校长、20多万名职业院校教师经过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宽带网络校校通”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功效得到了充分显现。
日前,教育部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总体部署,又启动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路径。
■ 学校自主评人才
进一步推进教育简政放权,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显著特点。近年来,治理教育行政化等痼疾之所以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为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推进。一方面,中央向地方放权,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依法治教权力;另一方面,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统计结果,2012年至2017年,教育部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多达14项,其中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审批”“民办学校聘任校长核准”“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等核心权力。2017年10月末,教育部和人社部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这标志着高校拥有了人才评定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