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9月06日 星期四

杨利伟

“中国人来到了太空”(见证·改革开放40年(19))

余建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06日   第 12 版)

  杨利伟在返回舱。
  来源:视觉中国

  2003年,香港各界欢迎杨利伟及航天团访港,香港学生向杨利伟赠送由师生签名的横幅。
  新华社发

  杨利伟在为航天员讲解返回舱仪器操作要求。
  新华社发

  《见证:中国改革开放40年40人》
  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一版

  杨利伟至今记得,他代表祖国出征那一天的所有细节。

  2003年10月15日一早,飞船预计9时整发射,进舱时间是6时15分。时钟指向早上6时,杨利伟已经在50多米的发射平台上了,现场只剩下4个人:杨利伟、一位教员、一位工程师和一位医生。几个人默默无语,只听见塔架发出的机械声。过了一会儿,负责关舱门的工程师问杨利伟:“知不知道当年给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在干什么?”杨利伟答:“还真不知道。”工程师说:“他现在成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的馆长。”

  6时15分,杨利伟接到了进舱命令。进舱之后,他用了十几分钟完成接收飞船程序,并把确认单交给工程师。关舱门前,工程师对杨利伟说:“利伟,明天见。”杨利伟微笑着答:“馆长,咱们明天见。”

  实现飞上蓝天的梦想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一个普通家庭。上幼儿园时,他的名字还是“杨立伟”,等到上了小学认了字,他觉得“站立”的“立”哪有“胜利”的“利”有气势啊,于是自己改成了“杨利伟”。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崇拜英雄、渴望胜利的年代,孩子们从小听着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雄故事。杨利伟特别渴望看书,但家里确实没钱,他就出去捡废品卖,一分钱一分钱慢慢攒,攒够几毛就买一套,逐渐积攒了很多小人书,全都是《水浒传》《岳飞传》《铁道游击队》之类惩奸除恶、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

  绥中有个军用机场,有一年八一建军节,学校组织去机场看飞行,杨利伟看着银色的飞机腾空而起,又从天而降,飞行员穿着飞行衣、戴着飞行帽,从飞机上下来,高大而神气,心里又崇拜又羡慕。从那以后,他经常在机场旁边一站许久,看飞机、看飞行员跳伞,飞上蓝天的梦想逐渐在心里扎下了根。

  1983年6月,杨利伟顺利通过招飞考试,成为保定航校1700多名飞行学员中的一员。军人做事追求极致,强调执行力,要做到胆大心细、准确认真,尤其作为飞行员、航天员,任何细小的误差和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到任务的完成、威胁到生命的安全,军中无小事,往往细节决定成败、决定生死。这段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杨利伟。

  1984年夏天,杨利伟和几十个同学被转到新疆的空军第八航校去学飞战斗机。八航校训练任务重、淘汰压力大。大部分课目,杨利伟都做到了第一批放单飞,但是在抗过载和高速翻滚两个课目上遇到了障碍,为了克服它,他在正常训练之外给自己“加餐”——左手捏右耳、右手捏左耳,原地打圈,锻炼前庭功能。1985年,杨利伟顺利完成了初教6和歼教5单飞训练。

  毕业后,杨利伟所在中队被分到空军某师驻甘肃的一个飞行团,一年多后,他又随部队转场到了陕西,飞“强5”轻型超音速强击机。

  1992年夏天,杨利伟遭遇了终生难忘的“空中停车”事故。那是在马兰机场执行训练任务,当时他驾驶着飞机,贴着白花花的地面高速前进,突然,飞机发出巨大的响声,仪表显示气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的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第一反应就是:遇到“空中停车”特情了!这时飞机在一种失控的状态下飞行,借助于惯性,它仍然飞得挺快,待动力不再供给的时候,飞机很可能失速,像中弹一样跌落下去。一架飞机价值不菲,是国家的财产,杨利伟丝毫没有弃机逃生的念头,只想着一定要把飞机飞回去。冷静下来后,杨利伟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依靠剩下的一个可以工作的发动机把飞机一点点往上拉。500米、1000米、1500米……凭借自己的判断,杨利伟驾驶着飞机慢慢上升,终于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稳稳降落在跑道上。

  1992年底,部队精简整编,杨利伟所在的空军师被整个裁掉。1993年初,杨利伟来到驻川航空兵某团,由“强5”改飞“歼6”,用了两年多时间,飞完了歼击机的基础课目,掌握了全部技能。到1996年为止,作为飞行员,杨利伟基本年年飞全勤,安全飞行1350小时,成为一级飞行员。

  中国航天史翻开新的一页

  1995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预备航天员。杨利伟在意外、兴奋中接到了参加航天员选拔的通知。经过严格的体检、层层选拔以及特殊功能检查,1997年底,包括杨利伟在内的12名飞行员来到了北京。

  1998年1月5日,中国航天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那天,杨利伟和战友们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并在旗上庄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从此,12人和先前加入航天员队伍的两名“国际航天员”证书拥有者吴杰、李庆龙便一同“隐居”起来,成了北京航天城里最神秘、最难以接近、最不自由的人。严格的管理既是对航天员的保护,也是他们成为一名合格航天员的保证。他们要在5年时间内学完航天医学、地理气象学、高等数学、自动控制等基础理论和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训练、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救生与生存等8大类近百个训练科目。

  为了完成飞船模拟器训练,杨利伟把能找到的舱内设备图和电路图都找来,贴在宿舍的墙上,随时默记,还专门花1万多元买了台摄像机,把模拟器各舱段内的每个角落,都拍了照片、录了录像,反复观看、随时练习。训练课结束后,那些密密麻麻的图表和键钮都深深印在了杨利伟的脑海里。体质训练是杨利伟的强项。2001年他36岁,百米比赛跑了11秒97,创造了单位运动会的百米纪录。他的前庭功能、超重耐力等,都是航天员中最好的。在航天员的全部学习训练课目结业总评中,杨利伟综合成绩排名第一。

  备战神舟五号任务期间,杨利伟遇到了人生最大的困难。2001年底,妻子玉梅得了严重的肾病,因为丈夫训练紧张,5岁的儿子需要人照顾,拖了大半年没有去检查,直到出现尿血才去了301医院,当时就被留院治疗,并做了穿刺手术。玉梅术后第二天,杨利伟要去吉林进行飞行训练,训练是一次性的,无法补课。走还是不走,他的心里充满痛苦和矛盾。那晚,他在妻子病床前坐了整整一夜。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故作轻松地动员他按计划去参加训练。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玉梅每个月有10天要在医院里度过,每次杨利伟都提前开好转院单,把她送到医院办好手续,再赶回航天城继续训练。玉梅住院时,大队特批杨利伟可以住在家里,每晚照顾孩子入睡后开始学习,第二天清晨把孩子送上学校的班车,再赶回去继续训练。

  中国飞天第一人

  2003年7月3日,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结果揭晓:14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这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按照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验,航天员在训练中的淘汰率一般为50%。接下来,专家们在14名通过考核的航天员中,选出5名表现更为突出的进入下一阶段,2个月的强化训练后,选出3人进入首飞梯队,最后通过具体针对首飞任务的训练模拟,确定执行任务的1名航天员。考核排位十分残酷,很多课目中,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分差只有一两分甚至零点几分。

  2003年9月中旬,全体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进行最后的训练和选拔。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3人首飞梯队进行了“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演练。

  2003年10月12日,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就要奔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头一天晚上,杨利伟特意回了趟家。平时,家里的电子闹钟都是他调,他拿起闹钟对玉梅说,“我走了,你不会调表,我教教你吧”。杨利伟说得似乎很随意,但玉梅一下就听出了他的意思,一把抢过闹钟,坚决地说:“不,等你回来给我调!”

  2003年10月14日下午,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会议,确定杨利伟为首飞航天员,翟志刚、聂海胜为备份航天员。尽管心里热流涌动,杨利伟还是尽量保持心理稳定,平静地说:“感谢祖国和人民给了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以一颗平常心去做好准备,完成首飞任务。”

  2003年10月15日凌晨2时,随行医生将杨利伟和翟志刚、聂海胜唤醒,开始任务前的体检和各项测试。“10、9、8、7……”当指挥员倒计时口令传来时,杨利伟情不自禁地举起了右手,向祖国和人民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9时整,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火箭拔地而起,载着杨利伟飞向太空。他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飞船逐渐加速,负荷逐步加大,当他感到那种压力远不像训练中那么大,全身的肌肉才渐渐放松下来。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突然与飞船产生了强烈共振,杨利伟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了,这是在地面训练时从未经历过的。杨利伟咬紧牙关坚持着!共振似乎是太空在考验这位来自中国的首个造访者,不适感竟很快减轻了。杨利伟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火箭继续往大气层外飞去,速度越来越快,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火箭分离,整流罩分离……就在一瞬间,杨利伟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飘起来了,他意识到,飞船已经脱离地球引力,真的来到了太空。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居住了几百万年的美丽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绕着地球高速飞行,90分钟一圈,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边缘仿佛镶了一道漂亮的金边,十分迷人。

  独自在太空飞行,但一想到亿万祖国人民翘首以待,杨利伟觉得自己是代表着所有中国人甚至是人类来到了太空。他拿起太空笔,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并在舱内镜头前向祖国人民、世界人民展示。

  “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初衷;“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既描述了一个历史时刻,也表达了为祖国航天事业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

  当飞船飞行到第7圈时,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了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美好愿望。

  根据飞船飞行程序的安排,杨利伟可以在太空中休息6个小时,但他只睡了半个多小时。他除了完成规定的飞行程序和任务外,抓紧分分秒秒,尽可能多地体验在太空中的失重感受、多做一些动作、多拍一些资料,为今后的训练和任务多积累经验。杨利伟把飞行手册、摄像机皮包、笔和电池板等物品抛在空中,用手轻轻一推,它们就会飘动旋转。他还解开束缚带让自己飘在空中,一会儿倒立,一会儿旋转,做各种动作体会失重情况下身体的感受。他把这一切都录了下来,带回了地面。

  当飞船飞行到第8圈时,北京指挥中心通知杨利伟与家人进行天地通话。当耳机里传来妻子的声音:“利伟,你怎么样?”“我们看到你了,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咱爸、咱妈和孩子都来了,我们期待你归来!”杨利伟回答:“感觉非常好,放心吧。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接着他8岁的儿子问他:“爸爸,你看到什么了?”他高兴地对儿子说:“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我想,这个家,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个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

  赶上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好时代

  2003年10月16日4时31分,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接到了返航的命令。6时许,飞船脱离原来的轨道,沿返回轨道向着陆场飞行。

  返回阶段,是整个飞行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阶段,飞船要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穿越“黑障区”,船体要经受几千摄氏度高温的考验,航天员要承受比发射升空时更让人难受的载荷冲击力。按照程序规定,杨利伟精心做好了各项准备。

  6时04分,飞船飞至距地面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大气层。这时,从未见过的惊险一幕出现了: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在通红的窗外,飞船表面防烧蚀层剥落产生的红色白色碎片不停划过。一瞬间飞船变成了一团大火球,杨利伟仿佛坐在一个熊熊燃烧的炼丹炉中。

  几分钟后,与地面的通信恢复了,杨利伟知道40多公里的“黑障区”已顺利穿过,再过几分钟,就要着陆了。他仔细观察着各种仪表,牢牢握紧操作杆,准确判断着陆程序的执行情况。随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飞船速度逐渐慢下来。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飞船出现自身旋转和大幅度来回摆动,巨大的冲击力冲撞着他的全身。离地面越来越近,随着“嘭”的一声巨响,飞船返回舱防热大底抛掉了。就在飞船即将落地的一瞬间,杨利伟准确判断反冲发动机已经点火。在确定飞船已经落地后,他迅速切断伞绳。

  6时23分,飞船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腹地,而这一时刻,正好是当天天安门升国旗的时刻,这真是一个无法设计的巧合。

  飞船落地时,杨利伟的嘴唇被头戴式麦克风磕了一下,鲜血一下子流了下来。但他顾不得了,为了这次飞行,命都可以不要,流点血又算得了什么?!

  杨利伟向指挥部报告:“我是神舟五号,我已安全着陆。”几分钟后,着陆场搜救队员就来到返回舱旁边,帮他打开舱门。开舱门的年轻士兵叫李涛,一看到他,杨利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见着亲人了!

  飞天归来,祖国和人民给了杨利伟崇高的荣誉,他也发誓要倍加珍惜这份光荣,争取创造更大辉煌。

  2008年7月12日,杨利伟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中国航天员队伍里第一位将军,先后担任过中国航天员中心副主任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将军,从一名担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成长为一名载人航天工程组织管理者,杨利伟庆幸自己赶上了祖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好时代,才有了实现理想的机遇和平台。

  每次参加国际会议和航天交流,国外航天界的同行总是盛赞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惊叹于中国的成就。到美国参加会议时,曾经和阿姆斯特朗一同登月的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专门来到杨利伟住的酒店拜访。80多岁的老先生激动地说:“没有中国人的太空是不完美的。祝贺你!祝贺中国!”

  五千年飞天梦想,八万里巡天遨游。成功往返天地间,圆千年夙愿,振亿万民心,扬国威军威,杨利伟在中华民族英雄史册上写下了首位航天员的名字。而在未来中国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的太空新时代,他将继续致力于让中国人的脚步更高更远更稳。

  杨利伟的飞天之旅还远远没有结束。

“中国人来到了太空”(见证·改革开放40年(19))
责编:尹 婕 邮箱:rmrbyinji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