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多一些有温度的投资(新时代新步伐)

袁 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28日   第 08 版)

  在经济发展至上、解决温饱为首的年代,大多数传统投资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不太重视生态效益。但在绿色发展成为社会主旋律的今天,一部分投资者已在不断突破旧有思维,将目光投向废弃采石场、垃圾场、荒滩等被人遗弃的角落,对这些荒芜之地进行二度开发,化荒芜为美丽,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收获了美化环境的生态效益,让自己的投资更具温度和价值。

  经济发展初期,我们曾付出环境的代价:源源不断的煤炭资源从矿区输出,不可胜数的木材自林区外送,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留下了沙化的土地、废弃的矿坑等创伤,亟待人们进行生态修复。

  当山不再绿,水不再清,天不再碧时,人们幡然醒悟,痛定思痛,积极谋求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兼具改善环境和社会责任的绿色投资活跃起来。绿色投资是一种基于环境准则、社会准则、金钱回报准则的新兴投资模式,受到了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投资者的青睐,他们不再把经济效益当作唯一的价值衡量标准,而把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因素综合考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绿色投资听起来富有诗意,但在实践中,投资者面临时间、技术、资金等多重困难,充满了挑战。比如在沙漠上,在荒滩中,小至一棵树、一株草的存活,大至一片区域的生态修复,都需要人们数年如一日地投入时间、精力、资金、技术,反复进行努力和尝试,还得经常面对失败。2009年,卢沟桥以北、鹰山以南的北京丰台区永定河畔,还是一片遍布瓦砾的建筑垃圾填埋场,想要在这里打造一个世界级公园,首先面临着数量庞大的垃圾处理问题,需要改造者付出千百倍的心血和行动。但是北京人做到了。面积超过10公顷、深至30米的大沙坑,被设计者根据既有地形,创造性地建设为下沉式景观花园。短短数年时间,这里已成为飞瀑叠翠、山水相依的园博园,成为都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

  虽然很多绿色投资获得经济收益的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但经过努力,最终却能变垃圾场为生态园,转废弃工厂为创意区……许许多多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令人惊叹。这些投资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因化荒芜为美丽的独特创新性,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赚得了盆满钵满。与此同时,投资者还获得无形的精神回报,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升华。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下,包括变废为宝在内的绿色投资正成为新的投资风口。现今,大量荒芜之地等待人们进行生态修复与改造,可选项目数量大,国家一系列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也正在逐步落地。作为投资回报率高的新兴项目,目前参与投资者较少,仍有广阔市场空间,对于观念新、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绝佳选择。

  转变需要全社会的推动。化荒芜为美丽不仅需要投资者自身转变观念,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扶持及社会大众的支持,只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投资者看到绿色投资的美好前景,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一行列。

新疆:荒漠沙海变生态农庄
多一些有温度的投资(新时代新步伐)
荒芜变美丽 人间创奇迹
唐山:“工业疮疤”变“城市绿肺”
上海:废石深坑变五星酒店
责编:罗 兰 邮箱:luolan9520@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