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的报告文学,是一种始终和时代同脉搏、与人民共生息、同国家齐进步的文学。波澜壮阔的时代巨变、纷纭复杂的世情人心都在报告文学作家的笔下得到了很好的书写、记录和反映。作为一种使命文学、担当文学,报告文学从未推辞自己的社会职责和时代承诺,始终坚持在场、参与、承担与反思的角色,始终坚持在新闻结束的地方、热点逐渐隐入历史的时刻再出发,再深掘,从而做出了作家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为时代立存照,为历史留清源。
回望最近40年的报告文学创作,最突出的特点和成就体现在情怀、人物、痛点和思想等四个方面。
情 怀
报告文学是贴着地面飞行、食人间烟火的活文学。关注现实、关注国计民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前途是其最基本的一种品格,也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根本理想、根本情怀。这种根植于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文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现实巨变与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大工程、民生重点等均在报告文学中得到了及时而准确的映射。譬如,重塑知识分子形象、呼唤尊重科学、尊重知识被称为新时期报告文学奠基之作的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反映改革开放大潮被归入改革文学范畴的张锲的《热流》,吕雷、赵洪的《国运——南方记事》。关注科技创新重要进展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品层出不穷,如李鸣生的《走出地球村》《千古一梦——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的故事》等航天报告,徐剑记录青藏铁路建设历程的《东方哈达》,何建明的《国家行动》反映三峡工程建设,梅洁的《大江北去》描写南水北调工程。还有如陈新的《探海蛟龙》、许晨的《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王鸿鹏、马娜的《中国机器人》,龚盛辉、曾凡解的《决战崛起——中国超算强国之路》等都是关于中国科技重大突破的典型报告。而像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何建明的《那山,那水》,纪红建的《乡村国是》,宁肯的《中关村笔记》等则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战、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等重大事件的文学记录与表现,呼应了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对历史特别是重大革命史的客观反映与揭示,体现了报告文学可贵的历史担当与责任。历史报告除了具备文学审美价值外,更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认识价值。王树增的《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朝鲜战争》,金一南的《苦难辉煌》都采用全新视角和历史文献力图重述与重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丰收的《西长城》是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0年历史的生动记述,张培忠的《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则试图将一个一度被妖魔化的人物重新正名和还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报告文学的情怀还体现在对社会焦点热点和重点难点问题的积极揭示与参预。譬如,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李林樱的《生存与毁灭》、徐刚的《伐木者,醒来》、李青松的《薇甘菊——外来生物入侵中国》对于生态、环保问题的客观揭示,何建明的《中国高考报告》、朱晓军《天使在作战》《一家医院最后的疯狂》对于教育、医疗问题的暴露。还有如陈启文的《命脉——中国水利调查》对于水资源安全的关注,任林举的《粮道》、陈启文的《共和国粮食报告》对于粮食安全的反映,也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人 物
刻画人物是文学的一项基本功能和职责,对于报告文学而言也不例外。《哥德巴赫猜想》塑造了一个痴迷于数学研究的陈景润,激发了亿万青少年成长为科学家的梦想。人物的塑造集中体现在传记和自传类作品中。譬如,张雅文的《生命的呐喊》就是一部自叙传,生动讲述了作者本人不平凡的成长历程,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触动和精神激励。党益民的《守望天山》则刻画了一位甘愿牺牲一切而为修筑天山公路不幸捐躯的战友守墓的陈俊贵的故事,其情足以感天动地。
报告文学的人物典型遍及各行各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徐风的《花非花》以散文化的笔法,叙述了紫砂壶艺术大师蒋蓉的非常人生。赵瑜的《寻找巴金的黛莉》则以小说化的手法,层层剥笋揭开曾与巴金有过亲近交往的一位少女的人生沧桑。李春雷的《木棉花开》是关于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主政者习仲勋的文学记录,揭开了一段珍贵的却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他的《幸福是什么》则通过挖掘优秀共产党员郭明义众多的感人事迹,探究了人生和幸福的真谛。
关于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好人、最美人物、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的塑造与刻画是报告文学践行社会职责、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表现。如何建明的《山神》刻画了一位中国硬汉、带领乡亲历经二十余年坎坷终于凿通天渠引来清水的党员典型黄大发的形象。蒋巍、徐华的《丛飞震撼》塑造了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一心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动人形象。李朝全的《梦想照亮生活》讲述了一位通过创办免费的特教学校以救助残障者的盲人农民穆孟杰的人生传奇,《国家书房》叙写了孤儿金兴安成长为作家和中国好人的生活之路。陈启文笔下的《袁隆平的世界》以艺术化的手法,试图破解袁隆平的人生密码。叶多多的《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描写了一位单枪匹马对抗破坏生态的利益集团的普通人张正祥的感人事迹。这些形象可感的真实人物,皆可成为人们效法学习的榜样。
思 想
思想是报告文学之光,是报告文学的精彩之处。报告文学可抒发,可议论,可反思,可阐述深刻哲理,这是其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特征。王宏甲的作品尤其注重思想性。他的《智慧风暴》聚焦中关村的变革,揭示了一场即将到来的数字化革命。而其《中国新教育风暴》通过对王能智独特的素质教育方法的剖析,预言了一场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革命正在到来,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独到反思。他2017年发表的《塘约道路》则发现了穷困地区如何迅速脱贫致富的一条独辟蹊径,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杨黎光的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从人的精神生存状况探究小官巨腐可能的原因。丁捷的《追问》同样是一部反腐纪实,追问的是那些腐败官员对于理想信念和初心的淡忘或遗弃。赵德发的《白老虎》揭露中国大蒜行业大起大落的内情,白描的《秘境》描写中国玉石市场的乱象,刘海波的《姥娘》讲述子孙亲人不孝的惨况,皆直击世道人心,针砭人性,揭示出欲望化、物质化是人心沉沦、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
痛 点
无论是人生的痛点还是社会的痛点,都容易牵动人们敏感的神经,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真实反映痛点的作品往往容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譬如,关于历史上的战争、地震等重大伤亡事件的报告,徐志耕的《南京大屠杀》和何建明的《南京大屠杀全纪实》,钱刚的《唐山大地震》,李洁非的《胡风案中人和事》,寓真的《聂绀弩刑事案件》都是可贵的历史记述,能够引发读者深切的共鸣。反映非典事件的杨黎光的《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王宏甲的《非典启示录》、徐刚的《国难》,记录汶川特大地震的李鸣生的《震中在人心》、朱玉的《天堂上的云朵》都再现灾难现场,直逼人心人性,带给人强烈的震撼。
还有如何建明的《落泪是金》关注贫困大学生生存状况,《爆炸现场》描写天津大爆炸中数以百计消防员直面巨灾而勇于牺牲,梅洁的《西部的倾诉》反映西部女性生存窘境,黄传会的《我的课桌在哪里?》《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描写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及新一代农民工生存状况,阮梅的《世纪之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杨晓升的《只有一个孩子》关注失独家庭之痛……所有这些作品都是在揭示社会的一个又一个痛点,意在引起全社会的关切并采取相应举措。有许多作品客观上也发挥了促进问题解决、痛点纾解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回望40年来报告文学所走过的历程,成就无疑是多方面的。报告文学作家的贡献是无愧于时代和群众的呼唤的;与此同时,报告文学限制式邀约创作的泛滥、文学性的稀释、受众及影响力的下降等也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媒体时代,报告文学热切期待并呼唤新的转身与蜕变,以再展雄风重铸辉煌。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