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20日 星期一

余俊武:在澳“播种”中华文化

陶 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20日   第 06 版)

  “你就是那个创作出很多个‘澳洲第一’的余先生!”这是很多澳大利亚华人见到余俊武时说的第一句话。

  身在异国 梦游神州

  1980年初秋,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着欢喜和激动,走进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余俊武正是那年表演班17位学生中的一个。

  1987年,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教的余俊武前往悉尼澳大利亚艺术学院留学。谈及出国原因,余俊武称,想实地了解海外的艺术形式,“当时年轻人都想到外面闯一闯”。

  余俊武清楚地记得,1987年3月2日那天,他踏上了澳大利亚的红土地。初到澳大利亚,他也曾像其他中国留学生一样,有诸多不适应。

  不过,对多年从事文艺的他来说,多了一些内心深处的追问,身在异国,梦游神州,“你寻找什么?在这异国的土地?你失去什么?在那遥远的故乡?”那时的他,第一次感受到生命迁徒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填补澳华话剧史空白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或许是命中注定,余俊武在澳大利亚的31年里,只有三天没搞过文化,就是刚到悉尼的“头三天”。

  初到悉尼,沉浸在新鲜感和陌生感的余俊武,在机缘巧合下,找到一份在悉尼华人合唱团里做合唱指导的工作,开始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做起了熟悉的文艺工作。

  在给合唱团做指导的同时,余俊武萌生出了“排一场华人话剧”的想法。这在上世纪80年代的国外,几乎是不敢想的事情。1987年,也正是余俊武来到澳大利亚留学的第一年,他就四处寻找当地老华侨,并带领着他们排练了曹禺先生的经典作品《雷雨》。

  从第一台《雷雨》话剧的排练当中,余俊武深深地感受到,即使华人移居海外,不管过去多少年,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渴望,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合力。

  余俊武带领着一批老华侨,历经了8个月的排练,将第一台华人话剧《雷雨》登上了悉尼的舞台,震撼了整个华人圈,更是被澳大利亚政府赞为“填补了澳大利亚华人话剧史的空白”。《雷雨》的一举成功引起了侨界极大的关注,也开启了他30多年来从未停止过的艺术文化之旅。

  在澳播种中华文化

  余俊武曾说过,“我们现在在海外,从事中华文化的传承,通过在海外传播发扬中国文化,这是我们对祖国最好的回报。”

  1990年,在余俊武的推动下,澳大利亚组织成立了澳华文联。他利用一切机会,带领着从中国来澳访问演出的专业艺术家们,走访穿梭于当地的华人社团,帮助他们排练演出节目,在提升澳大利亚本地华人艺术家专业水准的同时,也在中澳两国人民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2014年5月,华星艺术团在悉尼正式成立,成为全球首批四个试点之一,余俊武担任团长。余俊武说:“华星艺术团的‘团’字是一个团结的‘团’,集团的‘团’,就是说华星艺术团要凝聚起有造诣、有能力、有奉献、有热情于中华文化在海外推广的人士。”

  在余俊武眼里,这个艺术团的成立,是欣慰,是收获,更是对他这些年来,“在探索海外文化发展之路上”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给予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来源:中国侨网)

华文教育南非热起来(侨界关注)
侨情乡讯
侨商回国创办科技企业
《黄河》舞剧海外版北美首次公演
余俊武:在澳“播种”中华文化
责编:贾平凡 邮箱:guoji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