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等主办的“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举行,8月下旬至9月下旬还将在广东美术馆展出。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美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也始终引领风气,时代特征体现得尤为充分。
开放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南粤百年,其命惟新。在中国近代史中,广东一直是时代大变革的前沿和中心。1978年改革开放,广东作为南大门在全国先行一步,历史又一次给了广东先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对美术领域的创作走向和艺术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广东美术走向繁荣和多元发展的新时期。
美术家最先感受到改革开放的鲜活气息。1977年5月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廖冰兄的漫画《自嘲》和唐大禧的雕塑《欧阳海》等多件广东作品入选。汤小铭着意探索油画人物肖像技巧,以李四光为题的油画《让智慧发光》获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1979年)三等奖。邵增虎的油画《农机专家之死》,被廖冰兄评价为“冲破了禁区,表达了历史的反省、生活的真谛”。老一辈艺术家焕发艺术青春,关山月、廖冰兄、黄志坚、陈卓坤、王肇民等人都有突破性发展。由于高考恢复和研究生培养,陈永锵、周彦生、涂志伟等一批中青年美术家脱颖而出,在全国全省美展都获得引人注目的成绩。“文革”后期新崛起的一批人,成了广东美术界的骨干和创作主力。许钦松、黎明、李劲堃、俞畅、林若熹、方楚雄、林永康、孙戈、黄增炎、孙洪敏、范勃等人,都在二十世纪后期开始承担重任,成为活跃的美术家。
1988年9月,关山月在广东画院办个人画展,研讨会在广东迎宾馆举行。关山月强调,“不动便没有画”。他说想画祖国大地,一年画一张类似《绿色长城》这样的大画,还想画西沙。这种艺术取向,颇具岭南画派特征,在广东有着广泛影响。备受关老扶掖的王玉珏,创作出带有鲜活生活气息的新国画《卖花姑娘》,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多年在广州美院任教的人物画家杨之光创新没骨画法,画出一批情思交融的新作,推进了中国水墨的表现力。上世纪90年代从安徽回广东居住的赖少其,“丙寅变法”开出新面目。在雕塑界,潘鹤1982年创作的“珠海渔女”,1983年的“开荒牛”,成为以雕塑标记时代的重量级杰作。梁明诚创作出《醉花》《钢琴》等一批现代城市雕塑创作,还带出了黎明等广东雕塑界的后起之秀。
颇具说服力的另一领域是现代艺术设计。广州美术学院率先对设计学科教育改革,将艺术融入生活、融于社会建设,在全国最早建立起“三大构成”教学体系。在应用上也创造了若干个全国之最,如独立设计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东莞银城酒店,第一个获鲁班奖的机场候机楼——湖南长沙黄花机场,还有占全国一半数量的博物馆展示设计。广州崛起的现代形态广告,是中国当代广告业前驱。这些让人记忆犹新的广东美术影像,是经济腾飞年代艺术与社会互动的惊鸿一瞥。
广东的开放氛围,激发出改革开放时代的创新活力,一批富有锐气的艺术家迅速崛起。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奖的许钦松的《潮的失落》、李劲堃的《大漠之暮》,散发着传统与现代碰撞摩擦的新气息。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出现的“后岭南”群体,表明一批年青人着意于承继岭南画派革新精神,其新表达手法中包含着对新都市人文精神的反思。广州美术学院黄一瀚的“卡通一代”,则关注起电子时代“后人类”的生存,力图揭示都市化进程中的商品化、世俗化时代特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东130多位油画家连续18个昼夜,联合创作出长60米的大型史诗油画长卷《地恸·重生》,展出引发巨大反响,之后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其命惟新又延续艺术传统
广东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是对外开放窗口,很多国外新事物新观念最先从广东传入,然后推向全国。40年的美术创作与思想解放,与艺术多样化紧扣一起。开放的新观念和广阔视野,为艺术带来融会、交叉、拼接、重组和新生的契机,多样化生态从而形成。美术创作繁茂,美术教育兴盛,艺术设计崛起,艺术市场成长,中国特色的新美术为民族伟大复兴宏图增添了绚丽一笔。
2017年,在北京、广州和深圳举行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引起全国广泛反响,专家们为广东美术总结出“得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特征。今年,“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广东作为主办方参与筹办这次高规格的全国美展,2/3的展品出自广东美术家之手。这是今年中国美术界最重要的大展,270余件展品延展了一层全部展厅,分为“春潮澎湃”“急流勇进”和“扬帆逐梦”三大板块,对40年中国美术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展览雄辩地说明,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美术百年行程中获得最大发展机遇的年代。
在此次“大潮起珠江”展览中,广东作者的作品包括关山月《龙羊峡》、黎雄才《万古长青》,潘鹤《开荒牛》、王玉珏《卖花姑娘》、汤小铭《李四光》、胡一川《南海油田》、杨之光《九八英雄颂》,还有黄一瀚的“卡通一代”、李劲堃《千年结》、许钦松《高原甘雨》,还有方楚雄、范勃、林蓝等一大批人的作品。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的广东美术一直扣紧时代脉博,紧扣现实生活去创作,延续和光大了岭南画派切入社会面向生活的传统,展现出当代广东美术家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在文化艺术领域却保持着一份特别的定力和坚执。一些现象值得进一步思考。这些年来,一些艺术上过于时髦、激烈的现象在广东并没有太多市场。例如卖艺式的“丑书”、表演式的行为艺术在广东不大受待见,但并没有谁来指责广东人保守。广东人见多识广,开放得早,对于什么才适合自己、哪些能为我所用,更有理性也更见定力。这样的平和心态,也让广东文化和广东美术的行进更符合本体逻辑。
登高临远,意气风发。从改革发端,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东和当代中国的美术家将书写更璀璨新篇。
(作者为广州美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