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减贫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今年6月2日下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率老挝党政高层代表团,赶赴中国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他此行的目的是,重走习近平总书记5年前走过的路线。
5年前的深秋,习近平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思想。5年后的初夏,本扬在十八洞村,亲眼目睹了中国贫困偏远地区的扶贫成效,“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中方‘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争取到2020年摆脱国家欠发达状态”。
从一个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有着深厚扶贫情结,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目前,他已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习近平的扶贫情结,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缩影。“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现在,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口脱贫,当之无愧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也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共十八大以来,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这一数字超过法国人口总量),减贫幅度达到70%。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是1994年至2010年间年均减贫人数的两倍多。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说,中国扶贫开发经验值得其他中等收入国家借鉴。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中国不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也“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习近平代表中国共产党立下庄严政治承诺。
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能够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作为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言出必行。
(作者为本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