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03日 星期五

南海和平稳定对谁都好(望海楼)

■ 苏晓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03日   第 01 版)

  8月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当日,新加坡外长宣布,中国与东盟国家就“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一致。这是“准则”磋商取得的又一个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自2013年9月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式启动“准则”磋商以来,各方一直保持良好势头。此后,中国与东盟通过了“重要和复杂问题清单”和“‘准则’框架要素清单”两份共识文件,并于2017年5月达成了“准则”框架。今年则是“准则”案文磋商的启动元年,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1次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高官会和2次工作组会议,就“准则”形式、磋商方式、磋商路径等取得不少共识,形成单一磋商文本草案。

  “准则”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准则”磋商的不断推进,展示出地区国家建设性的磋商态度和齐心协力构建地区规则的真诚意愿。地区国家看到,南海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符合各方利益,“准则”磋商利于地区国家增进互信、形成共识,巩固南海和平稳定局面。当然,磋商得以推进,基础是“准则”不被滥用。“准则”本身不是解决有关争议的工具,更不应被个别国家利用来损害中国正当主权权益。

  “准则”磋商势头不减,也是对域外势力搅局企图的有力回击。南海局势稳定向好,个别域外国家却心有不甘。舆论上,西方媒体惯于别有用心地炒作南海“军事化”,制造杂音,干扰中国与相关争议方的谈判、干扰中国与东盟的磋商。行动上,个别域外国家加大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力度,甚至意欲拉拢伙伴进行联合巡航。域外势力的种种言行,必然对南海和平稳定和地区规则制定产生负面影响。面对挑战,中国和东盟国家合力落实“准则”磋商,有助于排除这种外来干扰。

  伴随“准则”磋商,中国致力于在南海提供公共产品。海上合作是东盟国家的客观需要,各方不应让南海争议成为地区合作障碍。几天前,中国已安排最先进的海洋救助船赴南沙值班待命,可在各国船舶需要时第一时间提供海事救助服务。未来,中国还将陆续向地区国家提供科研和气象等国际公益服务。中国有诚意也有能力推进海上务实合作,惠及周边国家。

  中国希望各方对“准则”磋商保持客观冷静态度。“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形成是“准则”磋商重大进展,但后续工作仍面临复杂挑战,在坚持不懈努力的同时要避免拔苗助长。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另外,本地区国家的努力应得到尊重,破坏者不受欢迎。中国与东盟将以建设性磋商聚力地区规则构建。

  “南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达成,是中国与东盟相向而行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呼吁各方排除外来干扰,实现“准则”磋商加速推进。事实将证明,中国和东盟国家有能力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有能力通过磋商达成共同遵守的地区规则。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经济稳中有变变中求进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
和平方舟访问斐济
中国倡议:既着眼自己又照顾他人
南海和平稳定对谁都好(望海楼)
中国品牌走进“质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