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02日 星期四

回到苏州

范 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02日   第 11 版)

  苏州风光
  来自网络

  苏州是一个梦,在时光的轮回中,不知烙下多少的思念与企盼。初到苏州,一点也不觉得陌生,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绿杨垂柳,古井深巷,都像恋了几世的情人,此生不曾相见,却早已在心中影影绰绰。因此,与其说我与苏州是一场邂逅,不如说我是在出走多少年后,回到苏州。

  我是清晨回到苏州的。

  薄凉的阳光从河对岸的屋檐之上,慢慢地洒过来,洒在碧绿的河水里,也投向斑驳的粉墙上。此时的阳光像一枝毛笔,在苏州的宣纸上,写下一个飘逸如行云的字——静。静是一条穿越时光的隧道,一眨眼的功夫,整个人就好像回到了古时的城池,周围的一切都古色古香。

  是什么样的磁场和力量,会让一个人不顾一切地从喧哗走向静谧?

  有几个讲着吴侬软语的妇女,手里端着木盆,木盆里随意装着一些衣物。河道两岸留有一些埠头,皆用古老的石头砌成。那些妇女,就在这些埠头上,捣着衣物,偶尔闲聊几句,偶尔也嬉笑几声。河道里掀起一层层水波,碧绿绿的,渐次跌宕开来,便拉开了整个苏州城的安闲时光。

  河里开始有船驶来。

  船是旧时的乌篷船,没有发动机,也就没有了轰鸣。最初划船的是一个中年的男子,他一边划船,一边往河面上打量着什么。偶尔有一些飘着的塑料瓶子或垃圾袋,他便用绑着网兜的竹竿将之打捞上来,然后装进船上的箩筐里。长长的河道上,他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或许,苏州的清雅与灵韵能够得以保存,与这样的呵护是密不可分的。在苏州,好像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历史,也怕打破了原本拥有的烟火之气。

  在苏州行走,最好是坐船。苏州在水上,水的滋润生成了苏州的主要性格。穿行于水上,就好像穿行于画卷之中,两岸的老房子以及前方的石拱桥,都是水墨点缀。

  又有两只船划来,一只船上坐着一对情侣,穿着清朝时的新郎新娘装,而另一只船上则是两名换着各种角度按着快门的摄影师。一个个镜头,定格的不是他们的模样,而是苏州的古典以及忘却光阴的爱情。

  在苏州,坐船无疑是行走的最佳方式,却决不是唯一的选择。

  一个人在平江路上的街道或小巷中慢慢行走,又是另外一番味道。一切都慢下来了,刚来时,甚至会感觉慢得有点让人着急。有些院落的门虚掩着,偷偷从门缝中往里瞄一眼,却看到偌大的一个庭院里,只有一个老人躺在藤椅上小憩,旁边放着一壶茶。也有一些老人围坐在河边,泡着茶,收音机里播放的是苏州的昆曲。时不时,老人们也会跟着哼唱几句,好像人世间的纷繁与杂乱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将苏州活成了典型而地道的江南,也让世人见证了最古老的中国。

  很奇怪的是,平江路的街道和无数条巷子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都觉得不够,也不觉得疲惫。苏州是一座永远不会让人厌倦的城市,也是一座长着故乡模样的城市。回到苏州,心情是放松的,是欢愉的,整颗心都是属于苏州的。

  这样的时光过得很慢,慢得像是从石缝间一点点浸润出来的水;这样的时光也过得很快,快得让人来不及防备,已悄然从画卷之中溜走。

  当夜幕悄无声息地降临苏州时,平江河上已没有了船,河的两岸升起了红彤彤的灯笼,在暮色中格外抢眼,有古典,有柔情,有诗意,也给人温暖。苏州的夜,像一个温暖的家,或是一张母亲的脸,让人感到熟悉与亲切。

  我是四川人,吃辣是一种嗜好,可谓无辣不欢,奇怪的是,吃起苏式菜来,却没有半点的不喜欢,反而很享受那份细腻与精致。渐渐有点醉意了,醉在苏州的远古柔情与寻常日子里……

  朋友说,苏州日子,就是吃饱喝足。

  我非常赞成用这样的方式来概括苏州的味道。对于一座城而言,还有比这更好的存在方式么?

  还未离开,已满是思念。

潮州潮人(行天下)
初遇黄山
回到苏州
印象神农溪
责编:刘发为 邮箱:rmrblyt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