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7月28日 星期六

从《一把挂面》看历史的轨迹(墙内看花)

□ 张德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28日   第 07 版)

  陕北与山西吕梁之间是黄河,黄河由北向南,穿越秦晋峡谷,留下了莽莽苍苍、起起伏伏的黄土高坡。这地形,是山又不是高山,是地又不是平地,就是墚墚峁峁,沟沟壑壑,纵横交错,七绕八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实际上是很苦焦的,黄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十年九旱,缺吃少穿,能吃上一口挂面,那算是奢侈了。多数人家都有挂面。但平时不能吃,而是当宝贝一样珍藏着,留给客人吃,留给病人吃,因为那是最好的食品,是走亲戚带的礼物。不是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没有经历过那种生活的人,无法理解人与食物的那种关系。电影《一把挂面》带我们走进了那种情境。

  在白面稀缺的年代,挂面自然就是珍贵食品,做挂面也自然是一门好营生。电影里的主人公根根在财主家打工,财主家就有一个挂面作坊,做空心挂面,是挂面中的上品。根根想学做挂面的手艺,但这手艺不外传。根根偷学技艺,被毒打一顿并逐出,临走时,管家给送了他一把挂面。根根笃定要学会这门手艺,经过反复捉摸试验,历经失败,最终他发现水是关键,只有用这一处的水源,才能做好这挂面。因此,后来土地承包,他非要承包那块水源地,因为那块地有做空心挂面离不了的水源。改革开放之后,他把手艺传给了儿子,想让儿子做挂面生意。孙子大学毕业后返乡,把技术传给了全村人,带领全村人把挂面做成了一个产业。

  乡村振兴,需要有地方资源优势的产业。在小农经济时代,一家一户,手艺是为了养家糊口,确保独家拥有。到了今天,社会化生产,一种工艺就可能做成一种产业。那么,这种手艺要不要传给大家呢?从根本上来说,爷爷是不愿意的,但大学毕业的孙子,有更长远的眼光,更大的胸怀。他从乡村摆脱贫困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规模化生产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于是带领大家走上了挂面产业之路。祖传的手艺,在新时代真正有了用武之地,造福于一方百姓。

  作为电影,不单单是讲一个故事,更要用镜头叙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很重要,它是故事滋生的环境,是人物存活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欣赏《一把挂面》里的那些空镜头语言,通过画面所展现的那些弯弯曲曲的土路,石头砌成的墙,窑洞,砖房,石磨,树木,陡坡等,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自然语言。活在这里的人,就是与它们相处,与它们对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观念与生命形态。主人公最后不吃饭了,远亲近邻来看他,希望他最后再吃上一口挂面,他吃不下了,他知道自己要走了,要离开人世。看到这里,就使人想起“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民,活着就是为了一口食。食,就是民的天,不吃饭了,就没日子了。电影里那句歌词唱得好,“人吃黄土一辈子,黄土吃人一时辰”。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电影里的说唱插曲。这些音乐元素激越而苍凉,热烈而悲怆,全部用本土乐器演奏,完全用当地方言演唱,原汁原味,泥土气息扑面,却又升腾起生命的蓬勃与硬朗,艰难的生存,一把挂面,就压住了生命的重量。本土说唱音乐,极大地提升了电影《一把挂面》的审美空间,氤氲出一种浓浓的情绪,穿越于凝滞的岁月,弥漫于沧桑的沟墚,意境油然而生,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有历史、有温度、有意境的乡村电影。

  如果说还有不足之处,也许是叙事上的衔接还不够天衣无缝。时间叙事,又有大量插叙,回忆主人公“一把挂面”的来历及学艺过程,又夹叙了“文革”时期偶遇东家逃难的情节,送给东家一把挂面,这一笔是“一把挂面”的点题吗?情节虽好,但细节处理存疑。东家对当年毒打他的事情没有一句道歉,倒是他似乎对东家有歉意,情理上不是很通顺。留东家吃饭、送一把挂面都合乎人情,但东家应当对打人道歉,多年之后,落难之时,就不觉得自己当年的过分?不觉得正是他当年学到了手艺,才有今天这一把挂面的相赠?在这个细节处理上,也许创作者另有意蕴,也未可知。总之,《一把挂面》,是一部折射了一段历史、反映了一种乡土变革的很有意味的电影,有着陕北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地域特色,简单而厚重。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合唱改变生活
从《一把挂面》看历史的轨迹(墙内看花)
“感知中国·中国影视非洲放映计划(法语区)”启动
《新舞林大会》“舞”出“心”意
折射中国城市40年变迁
中国美协四艺委会换届
不畏浮云遮望眼
责编:郑 娜 邮箱:zhengnah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