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出了个刘巧儿。
1943年农历四月初六,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的华池县,当18岁的封棒儿沿着柔远河谷从家乡悦乐一路南下,第二天赶到陇东分区行署所在地庆阳县城,寻找分区专员马锡五为自己的婚姻案告状时,她可能想不到,她本人连同这桩婚姻诉讼案,将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追求婚姻自由提供了一个实证样本。此后不久,一个名为“刘巧儿”的艺术形象,将诞生于陕甘宁边区并传遍整个解放区,继而传遍大江南北。
一
我与艺术中的刘巧儿第一次接触,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上大学时的事。那时,学校会在大食堂放映电影。放评剧电影《刘巧儿》,我去时已经开演,只好站在凳子上看完了整场电影。对于一个十八九岁的大学生来说,似乎只记住了主演的名字叫新凤霞,对评剧的调调灌了个耳音。而《刘巧儿》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其原型人物叫封芝琴,对此更是一无所知。
第一次见到封芝琴老人,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上世纪80年代初,初春的一天,我在地区农机局工作,陪省上下来的工作组到华池出差,半路上不知哪位领导提及,你们华池有个刘巧儿是中国名人哩,名气很大,咱们顺路去看看她。
记得那天我们出了西峰,一路向北,临近中午时分,到了一个叫张家湾的路边小村子。车停在河边公路上,沿着左手边西山爬上十几米一道斜坡,有不太大的一个小院,面北朝南,有三孔窑洞,普普通通大山里庄户人家的模样。
封芝琴老人当时60岁左右的年龄,一身蓝布褂,头上系块毛巾,热扑扑、笑盈盈地跑前跑后招呼大家中窑里坐,又是倒水倒茶又是要做饭给大家吃。挂在窑墙上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好像她先一年从省上参加人代会回来,有人指着照片向她问这问那。她华池方言说得慢条斯理,不紧不慢,双眼炯炯有神。我和大家一样,沉浸在一种好奇兴奋的情绪中。都说了些啥话,今天一句都想不起来了,但当时那种氛围至今似乎还感受得到。
临出院门,不经意间,一阵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从耳边传来,回头一望,窑门山墙上的小燕子正叫得欢。
二
自那儿以后有20多年,我再没机会同封芝琴老人见面。工作闲暇翻书,才知道文艺作品对“刘巧儿”婚姻案的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
最先出现的,是在1944年10月9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刊登的美术家古元木刻版画《马锡五调解婚姻纠纷案》。
1945年,在陇东中学当教员的袁静编写秦腔剧本《刘巧儿告状》,在延安公演大获成功。剧本情节出自封棒儿婚姻诉讼案,但对人物的姓名进行了修改,除“马专员”不变外,封棒儿改为“刘巧儿”,封彦贵改为“刘彦贵”,张柏儿改为“赵柱儿”,并以“告状”为剧名。《刘巧儿告状》上演不久,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来到延安,依“刘巧儿告状”的故事,改编出《刘巧团圆》,并四处说唱。《刘巧儿告状》《刘巧团圆》一时风行解放区,被改编成多种地方剧,在全国上演。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掀起文艺界宣传新婚姻法的高潮,为配合新婚姻法宣传,开始对《刘巧儿告状》和《刘巧团圆》进行改编。到了1956年,新凤霞主演的评剧电影《刘巧儿》上映,刘巧儿这一艺术形象走向全国。
在文艺作品一次次的塑造中,封芝琴从事件主角逐渐隐身到幕后。刘巧儿的原型是封芝琴,今天若问起,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吧。
三
1924年5月15日,封棒儿出生于甘肃省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封家园子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按现在行政区划,应该是城壕乡火连湾村张巴塬村民小组。
封棒儿不会忘记,在城壕川召开的劳模表彰大会上,边区政府工作人员宣讲新婚姻法带给自己的激动与兴奋。挣脱捆绑在妇女身上的绳索,争取婚姻自由,她的初心种子,也许就是在这个红色年代里,生根发芽。
2005年,我被派到华池县工作,到2009年调离,4年间,我不记得陪上级领导、外来客商到她家里去过多少次。70岁过后,封芝琴老人患上了糖尿病,身体状况时好时坏,听力也不如从前,但不管天气迟早,来人多少,但凡有客人来,她都早早地迎候在大门口,双手拉着客人的手,一小步一小步缓缓地走着,仔细辨听来人的每一句问话,她还是用那么亲和的语气一句一句清楚地回答,从容、耐心。她成了庆阳革命老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四
2009年离开华池调任庆城工作后的第一个重阳节,我同县上的几位同志专程回华池看望封芝琴老人。老人说,我离开华池后,有次她到庆城想找我,不知我人在哪里,就在县委大门口的石头台子上坐了一上午。她叙说间不知怎么就落泪了,惹得在场的人都泪花满眼圈转。
2015年2月12日晚上9时多,我赶往延安参加一个会议的途中,接到电话说封芝琴老人去世了。望着车窗外车灯照射下飞驰而过的黑黝黝的山峦,我陷入了深深的哀思。一段光阴,正像这车窗外的山脉,刹那间就被抛在了车后,流逝的光阴,给了封芝琴和张柏儿这对夫妻向往光明、追求婚姻自由的最好见证和说明。
今天重新欣赏“刘巧儿”系列艺术形象时,容易忽略甚至忘记创造传奇的“封芝琴”们。她们生生不息、坚韧不拔,在平凡中创造奇迹。
又到燕子北归的季节,恍惚间似在梦中,我又瞧见几十年前封芝琴老人家院子里穿飞的燕子,直楞楞扑到我眼前。那山、那水、那人,还是那么亲切熟悉。
燕子归来,留香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