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7月05日 星期四

李万君:

用焊枪“绝活” 证明“大国工匠”(众生相)

李 贞 吴 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7月05日   第 05 版)

  图为李万君在工作中。

  近年来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万万千千技术工人的付出。“大国工匠”李万君正是其中一位。

  在散发着高温的车间里,穿着一身灰色的工作服,半蹲在地上,右手端着焊枪,左手拿着焊帽。焊枪“刺”地一声飞起璀璨的焊花,眨眼间,转向架的接口被平滑地“缝合”好了。这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客)高级技师、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日常的工作场景。

  “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当李万君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时,颁奖词这样概括他的人生。30多年来,李万君握着手中的焊枪,用技术和人品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30年前,父亲的一封家书,决定了李万君一生的选择。当年,高中毕业的李万君被分配到电焊水箱工段车间。每天要穿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有时要一整天趴在焊接的钢板上作业。不到一年,工作的辛苦让同一批分来的28个同学走了25个,李万君也动了换工作的心。

  李万君的父亲是长春客车厂的第一代工人,曾7次当选厂里的劳模。当他来到儿子工作的车间,看见车间里冷冷清清的样子后,写了一封家书给儿子。其中写道:“爸爸是工人,知道你的工作又苦又脏又累,更可怕的是,一不注意,电焊打着眼睛遭罪啊,这事爸爸都知道,也很心疼你。爸爸又一想,脏或累,活儿总得有人干,大家都走了,谁来完成任务啊。灯在光天化日下不能引人瞩目,只有在黑夜才显示他的光辉。你要像灯一样发挥光亮,照亮前程。儿子,努力吧!”寥寥数语,却饱含了老一辈劳模们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

  读完父亲的家书,李万君反躬自省,下了决心留在车间,专心做一名电焊工人,并开始潜心钻研。从此,也再没有放下手中的焊枪。当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李万君依然不停地向老师傅讨教焊接技艺。哪个师傅活儿好,李万君就去旁边看。他起早贪黑地练习,一度每天要焊掉近300根焊条。

  2004年,中国开启高铁时代大幕。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中车长客试制。作为厂里焊接技术最过硬的员工,“焊好自主生产的第一个转向架”的任务落在了李万君的肩上。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李万君终于摸索出一套一枪完成转向架环口焊接的“绝活”,600毫米周长的环口焊一气呵成,不留任何瑕疵。该技术突破不仅保证了动车组的生成,还为公司节约3000多万成本。这套名为“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的“绝活”也让外国专家直竖大拇指:“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高级的焊接机械手都无法完成的动作!”而目前,只有中国掌握这项焊接技术。

  此后,李万君带领同事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焊接难题。他先后参与或主导了中国几十种城铁车和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总结并制定了20多种转向架焊接的规范及操作方法,完成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有21项获得国家专利。“困难在创新者面前就是机遇。”李万君说。

  2011年2月22日,李万君登上了“中华技能大奖”的领奖台,这也是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最高褒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万君还主动请缨,承担了厂里培训新人的任务。李万君认为,培养人才第一是要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第二才是培养技能。“技能是后天学来的,如果技能培养好了,但不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得再好,他也不是咱们国家所需要的工匠。”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李万君至今仍然奋斗在工作第一线,为“高铁梦”的实现默默耕耘,为奋进新时代贡献着劳动者的力量。

始终都要崇尚劳动(习近平讲故事)
看,这群新时代的奋斗者
用焊枪“绝活” 证明“大国工匠”(众生相)
责编:杨俊峰 邮箱:rmrbzggs@126.com